据香港旅游发展局统计,2011年从美洲地区到访香港旅客总数高达1821万人次,其中百分之三十来自洛杉矶所在的美国加州。香港旅发局特别选在洛杉矶举行年度推介会,以最享盛名的维港夜景和风味美食为香港旅游业再开商机。
与会的在美港人一方面肯定香港具有丰富多彩观光魅力,但是,对过去两个月来港人和陆客为了“双非”孕妇,地铁禁止饮食和互控动物昆虫等事件针锋相对,仍记忆犹新。
来自香港,在美生活近30年的David.梁表示:“当然,很多香港人都了解要往前看,也要往钱看,历史不会一直停留在某一个点上。”
David.梁直言,香港人向来明白“向前又向钱看”的道理,估计香港仍欢迎陆客到访。他说:“香港人是很现实的,没有钱的话,就不能够往前看。我觉得香港人还是明白生活最根本目的,怎么样才能在最短时间内赚最多钱。港人和陆客之间的‘港陆情结’应该是相互学习的过程,两方文化教育背景都不一样,现在陆客都来香港花最多钱买最好的东西,时代已经改变,现在和过去不一样了,有些香港人可能还不习惯。”
香港对陆客开放自由行以来,原本隐而不显的“港陆情结”已然在网上,在街头,也在电视上引爆。香港旅发局代表则期待近期发生的港陆冲突仅是偶发事件。
香港旅发局洛杉矶办事处高级主任钟蕙明说:“陆客来港就是香港的客人,他们就是来购物。现在在香港有很多名牌精品店门外常见排队人龙,他们都是从大陆来的客人,这对香港带来很多经济利益。总体来说,香港得到的多过损失,我们欢迎陆客来香港。”
港陆两方竞合关系互有消长,冲击港人和陆客相互看待眼光和彼此对待态度。尽管如此,来自上海,在美工作的年轻一代顾晓辉,对到港一游仍有高度意愿。
顾晓辉说:“从我的角度来说,港陆双方应该抱持互相理解态度,很多时候是因为彼此成长环境不一样,造成对某些问题的认识有所不同,不一定是谁对谁错,中国人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这不会影响我未来到香港旅游意愿,香港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地方,我去过很多次,如果继续有很多陆客去香港,可以让港人更加认识大陆人士。”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萧融发自洛杉矶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