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试收“雾霾费” 民众反响两极

12月15日上午的上海(上海市民提供)
12月15日上午的上海(上海市民提供)
上海试收“雾霾费” 民众反响两极 上海当局日前出台政策,试点向企业征收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引发民众两极讨论,支持者认为,此举可约束污染企业,改善环境。反对者担心,此措施治标不治本,甚至会成为企业排污的“保护伞”,带来反效果。

0:00 / 0:00

上海当局日前出台政策,试点向企业征收挥发性有机物排污费,引发民众两极讨论,支持者认为,此举可约束污染企业,改善环境。反对者担心,此措施治标不治本,甚至会成为企业排污的“保护伞”,带来反效果。

上海市发展改革委、上海市财政局及上海市环保局日前制定了《上海市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实施办法》,对形成霾和PM2.5前提物的挥发性有机物排污收费,试点行业共包括石油化工、船舶制造、汽车制造、包装印刷、家具制造、电子等12大类行业中的71个中小类行业。

根据《办法》,排污收费标准分为三个阶段,自2015年10月1日起收费标准为10元/千克,自2016年7月1日起收费标准为15元/千克,自2017年1月1日起收费标准为20元/千克。同时根据企业排污程度严重与否,收费也会有50%至2倍的不同。上海市环保局预计,至2017年底可使该市工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总量减少50%以上。

有关消息经媒体报道后引发舆论广泛热议,有“淮河卫士”之称的民间环保人士霍岱珊对上海的这一政策表示赞同叫好。霍岱珊12月17日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如试点成功,这一政策应向全国进行推广,

“我认为这个试点有积极意义,因为目前中国的雾霾愈演愈烈,引起了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很多关注。它直接危机到人的生存状态,所以这些排放污染的主体单位,应当对此负责。促进他们治理,这是应当的。我认为这种做法可行。”

网民“电脑手机维修”也说:这个看起来感觉还不错,为了避免这种成本的增加,会不会开始重视排放物的净化?

不过,也有不少民众对此持反对意见。网民“银河系喵星人”认为:这样做的结果只有两个:一是,高污染企业换个地方继续污染;二是,交钱了事,还是继续污染。网民“大大劈叉”质疑道:以罚代管真的起作用吗?能挣钱的企业不怕交钱,最后全转嫁到消费者头上,这就是我们天朝专家出的馊主意吗?

环保人士吴立红12月17日接受本台采访时也认为,上海当局的有关措施与很多其他治理雾霾的措施一样,都是治标不治本,

“经济发展和环境生态保护永远是对立面。拿我们中国首都北京来说,它2013年的时候就说,到2015年投下去7000多亿(治理雾霾),为什么现在还是更加厉害了?现在政府老是做些治标不治本的工作。马上过春节了,他说不能放炮仗,鞭炮烟花他说会污染空气,会形成雾霾。恰恰偏离了重工业的排放。他如果说,按照这样堂而皇之地交费的话,那么下面就更一发不可收拾了。存在一个‘交了费我就排放’(的情况)。”

征收“雾霾费”究竟是利是弊尚待时间验证。而两天后的周末,随着天气转暖、风力下降,北京将再度迎来中至重度污染,目前而言,中国雾霾治理之路仍然任重道远。

(特约记者:扬帆;责编: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