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的垃圾场

0:00 / 0:00

中国沿海省份由于高利润驱动,近年来走私进口有毒有害的洋垃圾问题屡禁不止。有中国媒体警告,中国大陆正逐渐成为发达国家的工业废料垃圾场。

中国的《经济参考报》日前报道,在广东、广西、江苏等沿海大省,受高利润驱动,“洋垃圾”走私在一些地方呈现高发态势。目前已经形成国内外勾结、分工明确、手段多样、隐蔽性强的犯罪利益链条。

“洋垃圾”是指中国明令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废矿渣、废轮胎、废电池、电子垃圾等工业废物,以及旧服装、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和危险废物等。由于“洋垃圾”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有中国专家认为,应该警惕中国成为发达国家的“垃圾场”。

美国的纽约美中科技文化交流协会负责人谢家叶博士就此表示,30年前,中国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一些进口商就曾经从一些发达国家进口工业垃圾及旧服装等,

“其中有些垃圾是医疗垃圾和有毒的化学废料,外国公司是有偿地把这些垃圾运到中国的。有些(中国)沿海地方政府贪图短期经济利益,接受了这些洋垃圾。后来中国政府立法禁止进口垃圾。想不到现在还有些中国沿海省份还存在走私洋垃圾的问题。”

报道举例说, 2012年,中国广西的东兴海关查获进口洋垃圾达1.3万多吨;今年第一季度,查获洋垃圾案件111起。今年2月,广东佛山海关查验一公司申报进口的1柜废塑料货物时发现,当中夹有360罐共5 .4吨化学品,经检验鉴定为剧毒氰化亚铜。谢家叶博士对此表示,在中国“可能对医疗、化学等有毒垃圾海关查得严格一些,但是一些废旧电子产品被当作电子零部件,或者二手电脑蒙混过关,这些电子垃圾在回收过程中严重污染中国的环境。”

报道还说,据中国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有关负责人介绍,作为中国固体废物进口大省,广东今年以来,海关已立案查处涉及进口固体废物案件42宗。与以往相比,走私进口的废料种类增多,其中包括:剧毒氰化亚铜、旧服装、废轮胎、废旧X射线检测仪、显示器等废旧电子产品,以及泡沫餐盒等生活垃圾。

在美国的谢博士认为,

“中国现在正在打击官员的贪污腐败现象,海关边防官员也难免腐败行为。有些走私贩可能通过贿赂买通这些官员,导致洋垃圾屡禁不止。”

中国成都的环保人士杨勇认为,洋垃圾仍然在不断流入中国说明,除了海关方面的监管不力以外,

“第二是利益的驱动,第三是中国在垃圾方面的立法不够,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中国目前还没有对垃圾出理进行立法,过去只注重对垃圾的终端处理,忽视了垃圾的源头问题。”

根据媒体的报道,目前“洋垃圾”走私进口到中国大陆已形成境内外相互勾结、分工明确、运作熟练的犯罪链条,国外供货商、中间商、国内进口商三方各自获利。中国民间环保人士杨勇建议,中国海关部门应该与废品回收、司法、环保部门联合把关,切断用垃圾走私进口的利益链条,提高中国官员和走私者的违法成本,只有这样,才能遏制洋垃圾在中国大陆泛滥的问题。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高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