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官方媒体本星期引述相关研究数据报道,中国经济发展的环境破坏成本在2010年达到1.54万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当年GDP 发展的3.5%,是2004年的三倍。
美国《纽约时报》近日的一则报道说,数据来自中国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的一项研究;1.54万亿元人民币是中国快速的工业化经济发展对生态系统的污染和损害所造成的成本计算。新疆财经学院研究生态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者任群罗教授表示,因中国经济发展而造成的环境成本将来会逐步下降:
“因为首先是社会的需要, 老百姓的环境意识越来越强, 媒体报道的环境事件也越来越多,公民意识到环境不好危害每一个人。其次, 政府官员也生活在中国这片土地上, 而不是在真空中生活, 他们也需要好的环境。十八大还把生态文明专门列为一项文明。当然,环境逐渐变好还需大量具体的工作和行动”。
《纽约时报》引述一位学者的话说,如何将过去30年的爆炸式经济增长转化为未来30年的可持续发展将是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核心挑战;挖个洞再填起来可能会使GDP 增长, 但却没有任何经济价值。
中国民间环保人士杨勇表示,中国经济发展使环境付出巨大代价的状况将来是否得以改变还要看政府在发展模式方面是否有所改进:
“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看到令人乐观的信息, 因为各地的发展势头仍然很足,有很多争议的项目和工程纷纷启动和开工。 希望新一届中国政府能有所作为, 改变经济发展的模式”。
杨勇表示, 只顾发展经济而罔顾环境是竭泽而渔的做法,将来不仅经济无法持续发展, 环境灾难也将频现。新疆财经学院的任群罗教授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和工业化对环境的损害现在要从两个方面看:
“因为中国工业化进程还没有完成,只要有工业发展就会有污染,污染的总量或趋势将来还可能加重。 然而, 社会和政府环境意识的增强将会逐渐战胜一味发展经济而不顾环保的做法。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也说明,中国环境问题已到这一U型曲线顶峰慢慢以后会逐渐缓解”。
环境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是由上世纪50年代美国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茨发明。这一曲线表明,收入不均现象随着经济增长先升后降,呈现倒U型曲线关系;当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时候,环境污染的程度较轻,但是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环境污染由低趋高,环境恶化程度随经济的增长而加剧;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后,也就是说到达某个临界点或称拐点之后,随着人均收入的进一步增加,环境污染又由高趋低,其环境污染的程度也逐渐减缓,环境质量也逐渐得到改善。中国有学者指出, 除了个别地区以外,整个中国目前还没有达到环境由坏变好的所谓“拐点”。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