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拟出台《沐浴管理办法》禁止艾滋病人进入沐浴场所引发争议,网络掀起反对声浪,其中包括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驻中国办公室呼吁中国政府删除这一条款。有评论认为当局除了歧视外,也不了解艾滋病知识,条款真要实施也无可操作性。
近日中国国务院为规范沐浴业市场经营秩序,商务部起草了《沐浴业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要求公开禁止性病、艾滋病和传染性皮肤病患者入浴标志,,违反情节严重的可处三万元以下罚款,相关的条款引发了争议。
洗浴不是传播途径
有评论认为当局除了歧视外,也不了解艾滋病知识,条款真要实施也无可操作性。不少医生及掌握相关知识的民众表示反对,认为洗浴等行为并非艾滋病传播的途径.据了解艾滋病只能透过性和血传播两种渠道,日常一般接触并不会传染。
艾滋公益人士常坤周一向本台表示:这是典型的一个执政者的懒政行为,应该说百害无一益,首先没有对艾滋病的基础知识的了解,看到这个信息后会误以为还有这样的传播途径,这样会加重对他们(艾滋病人)的歧视,也加速了对艾滋病群体的污名化,就像教师、公务员招聘时拒绝录取艾滋病人一样的道理。
据新浪发起的一份调查显示,有超过60%参与投票的网民选择支持禁止艾滋病患者进入浴场,其中只有26%的人表示反对.对于此类现象,不少人认为除了歧视外,最主要是当局普及艾滋病知识不当所造成的.
民间女权工作室负责人叶海燕告诉本台记者: 我觉得这跟我们当局最初宣传的艾滋病,那种方式方法是有关系的。比如最初我们都是用艾滋病人晚期的照片,然后介绍艾滋病的危害居多。就没有告诉大家艾滋病(通过治疗)是可以去延续人的生命的可以治疗是可以改善处境的,并不是说的那么恐怖。也没有教会大家怎么样去跟艾滋病人相处,也没有一些很好的倡导活动,感觉我们的环境还没有创造那样好的条件。
微博认证彩虹门诊公益项目负责人肖冬呼吁反对者登陆商务部网站,就禁止艾滋病病毒携带者进洗浴场发表意见,并建议促进他们(当局)学习和理解,亦可给他们释疑解惑。建议他们的工作岗位要招收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感染者网民艾后余生表示:无视人权,照这样是不是要限制感染者的一切社会活动,按这个理论,医院也是公共场合,是不是也要禁止一切病人进入?
具体实施受质疑 歧视污名化艾滋病
此外不少人也认为,当局拟出台的管理办法在执行上有一定的困难,因为许多艾滋病人在感染后与常人无异,有的感染者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因为 艾滋病人并不具备显性的特征。洗浴中心也无法要求每位客人出具体检报告,甚至现场进行身体检查。
许多人认为这是污名化艾滋病患者的行为,当局之后将会出台相应的限制措施,届时或许酒店、泳池都会限制艾滋病患者进入。
中国大陆民众对艾滋病的偏见仍非常之大,部分感染者因就职时单位的体检不合格而被排斥于工作岗位之外,也有人因此而感到遭到社会遗弃,通过性的方式继续传播。外界呼吁只有充分的保障他们免受歧视,得到更好的免费治疗,才能够保障艾滋病人士的人权。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驻香港特约记者心语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