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兵蓝”好景不长,北京、河北相继出现阅兵后的污染指数飙升。同样的,河南省郑州市上空周二突现黑色污染带,被指为“阅兵蓝”后的报复性反弹。但官方却回应称是季节交替所致,引发舆论热议。
北京市民在享受了短暂的“阅兵蓝”后,立即再次被阴霾笼罩。同样的,在限制措施逐步解禁河北出现pm2.5飙升后,在阅兵期间采取非常规措施进行环境整治的河南郑州,周二出现“妖雾”锁城,一条长长的黑色污染带低空压境,被指是有企业日以继夜地赶工,夜间偷排废气所致,是北京“阅兵蓝”后的污染反弹。
郑州市民史宗伟周三告诉本台:“污染好像把楼都遮住了,郑州的污染确实是很严重,地上全是土,到处都是工地,现在的路很难走,不仅车难走,行人走路也很难。整个城市就像工地一样,四周围的路全在修,多少年一直在修,从来就没有停过。这几天空气明显地就混浊起来,但是还是没有达到原来最严重的时期。”
郑州环保局针对该现象回应称,黑色污染带是季节交替所致,郑州在高压系统控制下气流呈下沉运动,污染物也随气流被压缩至地表层。
对于官方的解释,史宗伟表示不解。
“季节交替怎么会造成这样的情况?我感觉不会,季节交替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怎么会出现这种突变的现象?过去有烧秸秆的现象,但现在还没有到烧秸秆的时候。(污染)绝对是对人类的报复,这个状况非常可怕,继续发展下去灾难的后果无法想象。”
官方的回应中只字未提及对人体的影响,也引发网民热议。
邱祖芳律师在微博上说:郑州环保局的回应,暂且不论是否属实。我想作为环保局,直接去检测“黑色”带是否污染超标,然后用数据说话不是更好?现在的回应,直接往季节交替去找原因,我也是醉了。看来环保局干了气象局的活了。”
网民“情迷白色”说:我们在阅兵期间去承德,天蓝的不像话,天气好空气好。等往回走的时候……一切都不一样了。又是灰蒙蒙的,工厂的烟囱各种颜色的烟,空气也有股味道,蓝天不在几辆汽车,几亩秸秆上,工厂全停就有蓝天,只是代价太大不能长时间实现而已。
对此,民间环保人士霍岱珊接受本台采访时称:“大家对‘阅兵蓝’有很多的留恋,期待能够长久的保持,既然是可以通过人为的措施能够达到空气达标洁净,这些措施就应该把它固定下来。无论是‘APEC蓝’还是’阅兵蓝’都是人为的结果,空气是各方面的综合指标,如果出现反弹,没有多少意义。最近环保部出台一个空气十条,谈到了路要一步一步的走,饭要一口一口的吃,环境质量以公众的感觉舒适度为基础和前提,这是一个非常明智的选择,这样一来可以保障公众的参与加大监督的力度。”
据了解,郑州并非首次被“妖雾”锁城,今年4月,该市上空也曾出现大面积的黑烟污染带。郑州市燃煤用量一直位居中部六省之首,其中超六成是电力燃煤,近四成为工业燃煤。今年上半年,郑州市在全国大气环境质量排名中倒数第三,之后被国家环保部约谈。约谈后,郑州空气好转,被戏称为“约谈蓝”。
(特约记者:忻霖 责编:申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