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批次国产婴幼儿奶粉抽检不合格

0:00 / 0:00

中国官方日前发布去年对国内奶粉企业产品的抽检结果,有多个批次的国产婴幼儿奶粉不合格。有评论认为,中国官方的抽检和近期出台的诸多奶粉新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国产奶粉质量低下的问题。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网站2月2号发布了去年 10月-12月该局对婴幼儿配方奶粉的监督抽检结果。抽检覆盖国内93家在产企业的产品,共抽检样品274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6批次。其中,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3批次,生产企业为:陕西金牛乳业有限公司、陕西雅泰乳业有限公司、宁夏红果乳业有限公司。三家企业生产的奶粉存在的问题包括:阪崎肠杆菌、维生素C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等问题。3批次不符合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不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生产企业为:宁夏红果乳业有限公司、陕西红星美羚乳业股份有限公司、吉林省敦化美丽健乳业有限公司。其产品问题包括:奶粉存在钠、泛酸、牛磺酸不符合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等。

中新网2月2号的报道说,中国国家食药监总局2015年在全国范围内对婴幼儿配方奶粉共抽检3397批次,检出94批次不合格样品。其中有36批次样品检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有58批次样品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不符合产品包装标签明示值。94批次不合格样品中,包括48批次不合格婴幼儿配方羊奶粉。2016年食药监总局将开展婴幼儿配方羊乳粉区域性专项治理行动,打击违法违规生产经营行为。

深圳的张先生2月2号晚间接受本台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他身边很多朋友都对中国国产奶粉质量心存疑虑,宁可多花钱购买外国产的奶粉。

“对国产奶粉的质量都不是太放心。在国内买国外牌子的奶粉,又不知道真假。尽量都是托朋友从国外寄回奶粉来,或者自己到国外去买。好多人去香港、日本买奶粉。”

广东《新快报》的消息说,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1月7号向WTO提交了《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送审稿)》,适用领域覆盖国产和进口奶粉,规定同一企业只能生产3个系列9种配方,产品标签不得标注“进口奶源”、“源自国外牧场”、“零添加”等“模糊性误导消费者的内容”。报道说,按照WTO组织60天时间的征询期,推算WTO最晚会在3月份回复,也就是中国在4月1日前出台或统一执行奶粉注册制的可能性很大。一旦中国新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配方注册管理办法》实施,中国市面上的所有奶粉不论进口还是国产,都进入到重新洗牌时代。目前中国市场上有4000多个婴幼儿奶粉品牌。奶粉新政实施后,预计仅会保留600到800个品牌,现有的80%以上的品牌将会被淘汰出局。

美国中文网刊《中国事务》主编伍凡对此评论说:

“中共现在用行政手段来消除外国奶粉的优势,这是个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关键在于你自己能不能制造出高质量的,能和外国奶粉抗衡的奶粉出来?否则这个市场永远是外国人的。”

中国国家食药监总局1月7号还发布了中国《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信息记录规范》,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真实、准确、有效记录生产经营过程的信息,建立和完善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实现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全过程信息可记录、可追溯、可管控、可召回、可查询,保障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

伍凡认为,中国官方的抽检和近期出台的诸多奶粉新政,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国产奶粉的质量问题。

“如果官方一直跟制造商有猫腻、有勾结,修改指标,媒体根本不准监督,法院从来没有公开审判,那让人怎么相信你呢?”

中新网2月2号的报道则说,香港海关、入境处警务处针对农历新年出入境高峰期来临,于1月29至31号,在北区联手打击水货活动,破获了49宗走私奶粉案件,拘捕49人,涉及约487公斤配方奶粉。

(记者:林坪 编辑: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