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业怎么了?

0:00 / 0:00

中国制造业现状和前景近日又成为海内外媒体讨论的一个焦点问题。有媒体报道说,中国制造业倒闭潮来袭,“中国制造”面临空前危机,但是也有媒体评论,“中国制造”危机论纯粹是夸大其词和危言耸听。谁是谁非?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星期二采访了中国国内的两位专家。

中国制造业危机论再次成为一个话题是因为近日有官方媒体报道说,中国一些制造业大省在临近年关之际接连传来工厂倒闭的消息,诺基亚将关闭在北京和东莞两地的工厂,东莞和苏州两地数家万人制造企业破产倒闭,温州的传统制造业每天都有企业在消亡。

不过,中国知名经济学家孙飞博士星期二表示,他不赞成中国制造业面临空前危机的说法。

“企业每年都有倒闭的,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大背景下也不例外。当然,当经济发展减速的时候,企业倒闭的可能会更多一点,很正常。另外,中国已经从一个资本净流入大国转变成一个资本净输出大国,即中国在海外的投资超过了外资流入中国的数额。这说明中国财力增强,经济总量增大,是件好事。在中国目前的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倒闭的企业大多都是那些为外商或外资代工的企业,而中国的一些核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却在发展。这恰恰说明中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优胜劣汰是市场经济的法则,是必然的。在这种有制造企业倒闭和中国经济减速的情况下,需要解决的可能就是民众的就业问题。”

虽然孙飞博士以上那么说,但中国一些原来比较知名企业倒闭和关门的消息着实让不少人认为,这次中国制造业面临的危机是真真切切,不再是“狼来了”的空喊。例如,去年年底,知名手机零部件代工厂苏州联建科技宣布倒闭,随后联建的兄弟公司,位于东莞的万事达公司和联胜公司相继倒闭。联建曾经是苹果手机屏幕供应商,曾经与目前如日中天的小米有过几年合作,辉煌时员工两万多人。

中国制造业需要大量的农民工,如果中国制造业面临空前危机,在深圳开办“全顺人力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享有中国“农民工司令“的张全收总经理应该有切实的感受,他在珠三角地区应该感到农民工不再好找工作,危机确实存在。

然而,张总经理星期二通过电话对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的表示却恰恰相反。

“没有危机,没有危机啊。说危机有些片面之嫌。哪一年都有企业和工厂倒闭,但不能一见有企业倒闭就说危机来了。每一年都有企业被淘汰,但问题并不严重。我本人并没有感到危机的来临。”

星期二中国官方媒体有报道说,现在“中国制造”正在遭遇着空前危机,如果中央政府不及时调整现行的宏观经济政策,恐怕将酿成中国制造业全线崩溃的悲剧,届时不但重创中国经济,大规模的失业潮还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给社会稳定带来巨大冲击。

对此,孙飞博士不以为然。

“宏观经济调控是双向的。经济过热需要调整,现在经济有点冷,引发企业倒闭潮,问题在经济下行的环境下显得比较突出。中央政府此时是要采取一定的手段调整经济,比如在货币政策上降息降准,在税收政策和财政政策要有所调整和预警,扶持相关产业。然而,如果倒闭的大都是低附加值和高耗能高污染企业,那将是件好事。”

孙飞博士对中国宏观经济表示谨慎的乐观,因为中国14亿人口的市场本来就很大,倒闭的企业是因为其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不再适应市场的需求;在中国经济下行的环境下,企业倒闭可能激化一些矛盾或问题,但中国经济并没有萧条,中国经济目前步入“一个次级高速增长周期,很多问题可以在发展中解决”。

(记者:闻剑 责编: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