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药企在华经营不再轻松

0:00 / 0:00

路透社八月六号星期四报道说,随着中国政府加大力度控制不断上涨的医疗费用和要求药价下调的大背景下,西方制药企业在中国的经营正在变得越来越难。

2014年中下旬美国有知名管理咨询公司研究指出西方制药企业在中国市场躺着都能赚钱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看来,即使“站着”也开始越来越不容易。路透社星期四的报道引述德意志银行近期一份分析报告中的数据称,除了英国和瑞典的合资阿斯特捷利康制药公司以外,所有在中国市场的大型西方制药企业今年第二季度都没有像以往那样达到两位数的销售增长,世界领先的糖尿病治疗公司、来自丹麦的诺和诺德星期四宣布,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同比下滑6%。

然而,中国医院管理和咨询专家刘牧樵星期四表示,西方药企在华销售下滑可能只是市场的正常波动。

“因为西方药企在华的利润空间可能太大,垄断性比较强,现在被压缩一点很正常。此外,西方企业生产的药品此前基本都是中国的公立医院在消费,现在国家肯定设法降低这方面的医疗成本,施压降低药价应该是一种常态的调整。另一方面,中国的公立医院将来越来越回归公益的轨道,采购更多的是基本的药物。”

有调查研究指出,西方制药公司在中国市场最大的利润并非像在西方国国家市场那样来源于仍受专利保护的新产品,而是来自于那些专利已经过期的品牌药物,中国政府进行的医疗改革和中国研制的药品质量逐渐提高并逐渐取代西方制药企业生产的类似药品可能导致他们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下降。

广州第一医院的呼吸科医生曾军星期四对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表示,外国制药企业在中国市场将来再通过普通产品赚取高利润的时代已经过去。

“所以要赚钱,西方药企在中国市场必须有新的产品,独一无二,国内生产厂家还基本生产不了。只有这样,西方药企在中国市场将来才可能继续赚取高额利润。”

路透社星期的报道指出,虽然西方制药企业短期在中国市场的利润和销售不如以往那样强劲,但长期而言许多西方制药企业还是看好中国健康产业的前景。美国有研究机构认为,到2018年,中国在药品方面的花费将达到1850亿美元。刘牧樵认为情况的确如此。

“因为长期而言中国的医药市场实在放大。按照规划,中国健康产业到2020年要达到8万亿,届时将占GDP的10%左右。现在健康产业只占GDP的5%左右,由此可见未来增长空间的巨大。”

中国目前在药品消费方面已经超越日本成为继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二大市场。刘牧樵认为,目前中国公立医疗市场在萎缩,但民营市场逐渐放开;整个医疗市场处在重新洗牌之中,洗牌过后的中国医疗市场增长空间将是巨大的,西方制药企业提供的药品如果品质上乘,市场还是很大的。

(记者:闻剑 责编: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