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媒体关注中国“第十三个五年计划草案”

中国的全国人大最近公布的“第十三个五年计划草案”受到了欧洲媒体的关注。

上周开始的中国的两会引起了欧洲媒体的高度关注。由于近期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不好,发展速度减低、股市疲软,而三十年来中国的开放政策使得西方的企业,甚至西方的经济对于中国的经济有了一定的依赖性,因此未来几年中国的经济发展走向问题是欧洲媒体和社会最为关注的问题。

瑞士媒体报道说,中国将会如何走下去?虽然这个令人怀疑的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没有资格做出任何决定性的决定,但是他们还是已经开始讨论所遇到的各种核心问题了。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是否这个社会能够成功地迈步向服务型的社会发展。为此几乎所有的媒体都注意到,中国政府在五号的会上,为未来发展公布了第十三个五年计划的草案。

对此多个瑞士和德国媒体报道说,“五年计划”这个术语在现在,二十一世纪听来十分陌生,尤其是对于三十多岁的柏林墙倒塌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它立即让人感到和时下的自由的市场经济的不和谐。对此,这些媒体特别重点报道了对于正在中国北京和上海的一些西方经济学者的采访,中国“五年计划”来自于何方?是如何到达第“十三”,这个欧洲人听来不很舒适的数字的。

据德国和瑞士的媒体报道介绍说,五年计划是产生于上个世纪初期极权主义的苏联的一种典型的集中控制国家和民众的措施。中国共产党掌握政权后从苏联引进了这个方法。一九五三年到五八年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对此,加拿大现在在上海专门研究五年计划的詹森•英奇介绍说,这个五年计划具体制定了各类产品应该生产多少,所以才会有五八年为了达到规定的钢产量,农民不种地而去炼钢。而这个计划的结果也并不总是好的,不仅有失败,而且甚至造成世界上曾经经历过的最严重恶果,五年计划曾经导致大饥荒,饿死二千万人以上。

英奇说,今天对于计划的解释要比以前灵活的多,它更多的显示的是政府规定的政治界限在哪儿,民众如何做,必须听政府的计划。而在实际上很多东西今天也已经无法具体施行到基层,例如政府规定了环境污染标准,可下面的地方企业是不会严格执行的。而这对政府来说也并不严重。

此间媒体认为,在大会中,这个五年计划会引起一些讨论乃至批评,但是由于政府并没有计划驳回“第十三个五年计划”草案的“计划”,因此通过可以说是必然的。

(特约记者:天溢;责编:寇天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