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外并购会出现降温

中国大陆企业海外并购今年第一季度再现热潮。但是有外国专家认为,由于中国企业缺乏透明度及债务问题等原因,中国企业海外并购将后继乏力。有中国学者指出,中国国有企业的海外并购过去常有血本无归问题,已成为中国贪腐官员海外洗钱的一个手段。

美国民间智库布鲁金斯学会,前沿策略集团 陆克 乔尔•巴卡勒 星期一在英国《金融时报》发表文章说,对中国的海外并购活动来说,有种种迹象表明,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仅在今年头3个月,中国大陆的跨境协议总价值就达1010亿美元,接近2015年全年1090亿美元的水平。其中备受瞩目的交易包括:大连万达以35亿美元收购美国传媒公司传奇影业(Legendary Pictures);海尔(Haier)以54亿美元收购通用电气(GE)旗下的家电业务;最著名的是中国化工(ChemChina)以430亿美元的创纪录金额收购瑞士农业企业先正达(Syngenta)。

文章说,所有这些海外商业活动的背景是中国国内经济面临巨大挑战,GDP增速预计放缓至6.5%,内需下降和工业利润缩减,以及严重的工业产能过剩。尽管一季度并购数据抢眼,但中国海外并购前景可能不像表面看上去的那么光明。中国企业投资者发现,仅仅“开最大数额的支票”不再管用了,因为他们的交易面临外国企业和政府的严格审查。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就此指出,令人担忧的是,中国在海外并购的企业大多数是中国国的国有企业,

“如果中国企业要站在世界经济的制高点,这应当由民营企业来实现。可惜中国在海外并购的国有企业很多交易血本无归。”

《金融时报》的文章认为,2016年将不会是意料中的创纪录年,在中国成为国际舞台上长期的并购玩家之前,中国的海外并购数据也可能会下降,原因在于:1、企业透明度问题。安邦放弃以140亿美元竞购美国酒店集团喜达屋后,仍存在许多未解的问题,如,安邦创立于2004年却迄今没有上市真能获得融资吗?中国大陆企业日益受到交易相关方的压力,要求中方提高在所有权架构、融资来源和企业治理的透明度。2、国家安全问题。除了海外投资银行家和收购目标以外,外国政府也越来越对中国买家感到警惕。3:债务压力。在安邦宣布放弃竞购喜达屋的同一天,上海复星集团(Fosun)宣布,暂停寻求海外收购,表明,中国企业不会获得无限融资来帮助推进其海外并购行动。

胡星斗教授认为,中国国有企业的债务是一个大问题,

“一些国有企业的负债率已经达到资产的百分之百。就拿山西煤炭企业来说,山西煤炭企业的负债总和已经和山西省的GDP相等,国有企业海外并购后继乏力就不奇怪了。”

为什么一些中国国企热衷海外并购,胡星斗教授说,

“其原因是,虽然国有企业名义上是全民所有,实际上已经成为官员自己的小金库。他们希望通过海外并购来转移资产,来洗钱。”

胡教授认为,中国领导人习近平的反腐运动加强了当局对国有企业海外资产的审查,国企官员通过海外并购洗钱的风险加大,但是漏洞仍然存在,

“因此,中国国有企业海外并购降温,对中国老百姓来说,可以说是一件好事,因为国家的财产损失会因此减少。”

记者高山(责编: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