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中央电视台31日播出已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财经》杂志记者王晓璐的认罪画面。有分析认为,中国当局这种让犯罪嫌疑人在国家电视台认罪的做法是在回归毛时代大批判歪风。
中国官方新华社8月30号报道,《财经》杂志记者王晓璐因涉嫌伙同他人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于8月30日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王晓璐被刑拘和他在今年7月20号《财经》杂志发表的报道《证监会研究维稳资金退出方案》有关。报道说,受该报道影响,股市出现异常波动。当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表示,该报道不实,有关媒体对市场有重大影响的报道不与监管部门核实是不负责任的。
中央电视台的报道显示,王晓璐“承认”:我通过私下打听这种不正常渠道,获得了新闻素材,加上自己主观性判断,撰写了这篇新闻报道。我不应该在这种敏感时候发表对市场有重大风险影响的报道,不应该仅仅为了轰动效应、抓取眼球的目的,给国家和股民带来这么大的损失。我很后悔自己的行为,也愿意如实交代自己的犯罪行为,希望司法机关能够给我机会,对我从轻处理。
总部在美国纽约的保护记者委员会亚洲地区负责人鲍勃•迪茨对本台记者表示,中国记者王晓璐在电视上公开“认罪”使人想起独立记者高瑜等人在央视上的忏悔场面:
“这种让当事人在公众面前忏悔认罪的做法最近几年又死灰复燃,特别是在习近平上台之后,不少人被迫在电视画面上公开忏悔,这种做法让人想起毛泽东时代。”
但在中央电视台的采访画面中,王晓璐并没有承认,被当局指控的有“伙同他人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的行为。
迪茨呼吁,中国政府立即释放王晓璐,
“王晓璐是一个主流媒体的记者,而且任职于一个广受尊重的杂志,它不是一个边缘化的网络记者。他的被捕令人震惊,从我的理解看,他只是在行使记者职责,根本不是传播什么谣言。”
王晓璐任职的《财经》杂志社8月26日发布《关于本刊记者王晓璐被公安机关传唤事宜的说明》确认,王晓璐在其家中被公安机关传唤,并表示:杂志社对记者在职务范围内的正常采写行为承担责任,并维护记者依法履行职务的权利,关注其享有的其他合法权益。
在纽约的美中科技文化交流协会负责人谢家叶就此表示,中国政府对股票市场的波动过于敏感,但这不是抓捕记者的理由:
“无论是报道股市,还是其它方面的问题,记者一独立报道和独立判断的权利。不能因为记者写的东西和官方的意见相左,就把人家抓起来,这是不对的。”
谢家叶博士说,记者的采访权和发言权得到中国宪法的保护,这属于言论自由的范围之内,
“如果记者发表的意见不对,官方可以用事实来反驳他,而不是把他抓起来。那以后记者只能充当官方的应声虫,媒体就无法发挥其监督作用。”
就在王晓璐在中国电视上认罪的同时,英国《金融时报》8月31号报道, 据中国高级官员透露,中国政府决定放弃通过大规模购股提振股市的努力,接下来将加大努力调查和惩处那些涉嫌“扰乱市场”者。
记者高山(责编: 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