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自贸港要取代香港?

中国政府周一发布了建设海南自贸港的规划性文件,详细阐述了中央对这个经济特区前景的规划。上周,中国人大通过了在香港制定国安法的计划,严重动摇了外界对这个国际金融中心的信心。那么,当局在此时重提“海南升级”是否意在取代香港的战略地位呢?

中国政府周一在官网上发布了《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这是继当局两年前宣布将支持海南建设自贸港后发布的首个纲领性文件,也为这个经济特区未来的发展铺下了一张路线图。

中共领导人习近平同日作出指示说:“在海南建设自由贸易港,是党中央着眼于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发展作出的一个重大战略决策。”他指出,当局要从大局出发,支持海南大胆改革创新。

未来 十五 年的发展规划全在这里

这份长达一万四千多字的文件指出,海南自贸港的实施范围为海南岛全岛。到2025年,海南将初步建立以贸易、投资自由便利为重点的自贸港政策制度体系;到2035年,海南将成为中国开放型经济新高地;到本世纪中叶,海南将全面建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高水平自由贸易港。

中国金融学者贺江兵认为,海南自贸港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对辖域的全覆盖。

“海南自贸港与其它自贸区可能还不一样,因为它将覆盖全岛。实际上,它很可能会发展成一个新特区。与老特区不一样,当局想把海南建成一个类似于香港的自由港。”

这份文件的一大亮点就是税收政策。文件表示,从该方案发布之日起,对在海南自贸港注册并运营的鼓励类产业企业征收15%的企业所得税,大大低于中国一般企业25%的现行税率。为了吸引高端人才来这里工作,当局还将把当地最高个人所得税税率降至15%,仅为中国最高现行税率的三分之一。

文件说,当局还将制定海南自贸港进口征税商品目录,对于目录外货物进港免征进口关税,而这些货物在港内不设存储期限,还可自由选择存放地点。

另外,当局还将构建海南金融对外开放基础平台,支持建设国际能源、航运、股权等交易场所,加快发展结算中心,并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科技成果在这里初试身手。

不但如此,文件还对海南的定位进一步作出了阐释,表示当局将把海南打造成生态文明岛、旅游消费岛、现代服务岛、高新技术岛等等。

乌云笼罩下的香港(美联社)
乌云笼罩下的香港(美联社)

用海南取代香港?

海南去年的生产总值为五千三百多亿元,仅占全国总值的0.5%,而当地的人均收入也明显低于国内平均水平。当局此时着力把这个经济仍欠发达的“候鸟岛”打造成一个多元化产业中心,再度引发热议。有舆论认为,这是为了逐步取代香港的金融中心地位。

旅美经济学者秦伟平认为,海南缺乏成为国际金融中心的两大必要条件,成不了大气候。

“海南自贸港可能会给某些人或产业提供一些方便,但如果它没有自由的市场环境和公正独立的司法体系的话,我相信它不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国际金融中心。”

他还补充说,由于中国政府近日强推香港《国安法》,严重损害了国际社会对当局的印象。即便日后海南自贸港得到精心包装,外资很可能也不会买账。

继2013年中国政府在上海成立全国首个自贸区后,自贸区在国内遍地开花。截至目前,中国自贸区数量已达十八个,覆盖了所有沿海省份。

就拿最先成立的上海自贸区来说,当局此前计划在这里尝试各项金融业开放政策,包括人民币与外币自由兑换、允许外资金融机构设立外资银行、一元钱即可创办公司等等。但澳大利亚蒙纳士大学商学院教授史鹤凌去年对媒体表示,好几年过去了,上海自贸区的很多金融开放政策都还没有实现。

秦伟平表示,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大批外资撤离,中国近年来设立的这些自贸区的经济效应明显不足。在他看来,当局不断扩充自贸区数量的首要目的并不是发展经济,而是攫取政治利益。

“我觉得中国政府设立这些自贸区不是为了满足市场的真正需要,更多的是为了服务一些政治需要。各大省市都在争取这些所谓的政策优惠。大家知道,这样的试点如果多起来了的话,其实根本起不到太好的效果,而主要还是停留在政治操作的层面。”

不出所料,当局的底线思维在海南自贸港的这份文件中也得到了应有的体现。文件强调,海南自贸港的建设要体现出“中国特色”,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家傲华盛顿报道 责编:申铧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