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投资继续下滑 成为中国经济新的不稳因素

英国《金融时报》发表北京大学学者的文章说,今年以来,中国大陆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大幅下滑,成为中国经济新的不稳定因素。

美国《金融时报》中文版7月8日发表由北京大学博士后骆振心撰写的题为“透视民间投资困局”的文章指出,今年1-5月,中国大陆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3.9%,比去年下降约6个百分点;比2014年下降14个百分点,出现十年来增幅首次下降。

文章指出,民间投资增速下降表明,中国大陆有效投资需求大大减弱,意味着经济活动趋于收缩,经济下行的压力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将持续加大。

文章认为,中国民间投资下降的根本原因是,制造业投资回报率下降,传统制造业越来越难赚钱。

在英国的一家投资公司的中国问题咨询专家吴克刚就中国民间投资减少的原因分析说:

“我想,在去年中国股市暴跌后,老百姓不大敢在股市里投资了。而且目前国际经济不大景气、原材料价格升不上去,以及国内经济存在一些问题的情况下,民间不大敢投资。”

《金融时报》的文章指出,目前中国大陆制造业的利润越来越薄。去年,中国工业企业的利润率降至5%左右,是近年来的最低点。而能源、金融、交通等行业的利润率则一直处于高位。

中国民间资本开始“逃离”制造业,大量资本转入股市、楼市和期货等,追求更高的资本回报。

文章说,中国制造业投资回报率的减少,也折射了中国经济中长期结构性变化趋势,如人口老龄化、社会消费升级、全球经济再平衡等。

文章预测,这个趋势还将继续强化,中国制造业投资回报率过低的局面难以改变,民间投资形势严峻。

文章提议,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中国政府必须推进经济的结构性改革。

就中国政府在民间资本投资制造业方面的努力,吴克刚认为:

“在人们不大敢在股市等领域里投资的情况下,政府需要出一些政策,得以使老百姓能够在一些新的领域里放心投资。”

《金融时报》的文章还指出,中国大陆民间投资和政府投资长期以来基本上是分割的:政府投资在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等战略性产业和汽车、钢铁等基础支柱性产业里占主导地位;民营投资难以进入这些行业,国企资金雄厚,但民营企业融资难。
文章强调,民间投资下滑是事关经济全局的问题,要激发民间投资,必须推行结构性改革,坚持市场化导向,着重推进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创造高效竞争的市场。而不是通过行政干预人为压低生产要素价格,因为价格补贴和控制只能解一时之困,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文章指出,目前,中国低收入群体数量仍然不小,他们对中国制造业产品的需求还没有真正释放,应该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扩大市场需求,为制造业的提质升级提供空间和时间。

(记者:希望; 责编;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