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时记者深入特朗普票仓 指美国农民苦不堪言?

0:00 / 0:00

美中贸易战硝烟弥漫,中国官方媒体开始采取主动,《环球时报》记者深入美国总统特朗普的“票仓”艾奥瓦州,报道对特朗普不利的消息。但有学者认为,中国官媒报道偏颇,目的只是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中国政府通过媒体向美国总统特朗普作出反击,美国农业州和农民是特朗普总统的重要支持者之一。继去年之后,《环球时报》多名记者再度前往艾奥瓦州,挖掘不利于特朗普的消息。该报本周三(5月15日)报道,连日来,美国不断有经济界人士和行业组织表达不满,反对将关税作为谈判策略。13日,美国前副总统拜登公开批评现任总统升级中美经贸摩擦,认为唯一将为此付出代价的是美国农民和劳动人民。作为美国最成功的出口产业之一,农业极易受美国贸易政策的影响。过去一年,因美国挑起贸易战,美国农场主苦不堪言,而新一轮的美中关税交锋更是令他们提心吊胆。

资料图片:艾奥瓦州明池一农场农民(Chris Petersen)。(美联社)
资料图片:艾奥瓦州明池一农场农民(Chris Petersen)。(美联社)

报道还称,在堪萨斯州,有谷物农场主表示,其家族在经营了近100年后不得不放弃他们的农场;在艾奥瓦州,养猪户正在赔钱。在弗吉尼亚州,一些大豆、玉米和小麦农场主已经买不起他们需要的设备;在缅因州,蓝莓种植者对未来表示担忧。还称,美国农业正在感到疼痛加剧。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的数据显示,2018年1月至6月,威斯康星、明尼苏达、北达科他、南达科他和蒙大拿州共有84家农场申请破产保护等等。

学者: 《环球时报》利用民族主义兴风作浪

香港理工大学一位访问学者陈先生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政治宣传曾是中共取得政权的三大法宝之一,在美中贸易战中,民众往往从官方媒体获得有利于官方宣传的信息,因此对贸易战无法作出独立判断:"我们看到在中国官方媒体上,那种打鸡血式的报道和评论。比如《人民日报》指出中国的外贸势头好、动能足,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气宇轩昂,表示中华民族有5000年的历史,什么没见过,贸易战不在话下。而像《环球时报》这种民族主义小报更是抓住时机兴风作浪。煽动民族主义情绪。

在反美情绪下,中国出现对美国籍游客加价的横幅。(网络图片)
在反美情绪下,中国出现对美国籍游客加价的横幅。(网络图片)

陈先生说,表面上看中国对打赢这场贸易战信心十足,但是此前中国总理李克强要求地方守住不发生大规模失业的底线,经济发达省份要尽可能把失业人员留在当地,防止出现大规模返乡潮的言论,突显中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他说:“当局对贸易战的后果,真实的态度就是非常的担心、非常的害怕。甚至于大规模失业和大规模返乡,这样一种极端化的状况出现。”

《环球时报》的报道直接将焦点指向特朗普竞选总统时的“票仓”,指“再没有比这更糟糕的了,艾奥瓦州农场主因美中贸易战升级而遭罪。”在美国方面宣布加征关税后,美国《得梅因纪事报》用“凄风冷雨”、“岌岌可危”来形容美国对华贸易谈判,而大宗商品市场则是“一蹶不振”。该州北部小镇的一名农场主对他种植的玉米和大豆前景感到悲观。他说:“这是一种身心折磨。”

时事评论人李家宝说,中国官方媒体内容,必须反过来看才能明白:“特别是在中美贸易战,关税正式征收的情况下,除了显示中美经济贸易的不对等,我们还可以看到特别是中国民间种种迹象愈来愈趋向于文革化方向发展,其实这并不意外。”

在微信圈,有网民传出个别餐厅响应官方反美立场,在门口拉起用中英文写有“即日起,凡美国籍游客用餐时须加收25%关税”的红色横幅。

在反美情绪下,中国出现对美国籍游客加价的横幅。(网络图片)
在反美情绪下,中国出现对美国籍游客加价的横幅。(网络图片)

《人民日报》周三发表评论说,在美方一些官员看来,加征的关税仿佛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得来全不费功夫;加征关税只会削弱对手,对自己毫发无损。有人还不断借此制造假象,好像美国经济正因加征关税而欣欣向荣。借用国际媒体的评价,这不过是美方乐于“凭空制造胜利”的又一案例。

记者:乔龙 责编:胡力汉 陈美华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