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报道,在中国市场扩张的全球奢侈品品牌正瞄准中国的高收入、但非超级富豪的消费人群。
路透社3月16日发自新加坡的报道说,在中国大陆,因经济放缓和官方治理公款消费,“亨利族”也就是收入高但并非超级富豪的消费群体兴起。他们崇尚少即是多,崇尚个人主义,对中国官员消费群体钟爱的奢侈品牌包和饰品嗤之以鼻。社交媒体、尚品网、意大利奢侈品电商Yoox等品牌零售网站、以及连卡佛及老佛爷等高端百货店在中国的出现,也助涨了亨利族的购物习惯。
Yoox集团国际市场总监马丁尼斯(Luca Martines )表示,年龄在25-35岁之间的中国消费者是Yoox的最大消费者群体,这些人愿意将大品牌与小众品牌混搭。《精日传媒》引述报告称,一些价格亲民的品牌也很受中国消费者欢迎,如Tory Burch、浪琴(Longines)、Michael Kors等;价格较高的传统品牌遭冷遇,包括卡地亚(Cartier)、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及古驰(Gucci)等。
上海某公司白领王小姐周一晚间接受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她周围很多朋友的确已经不再热衷于高端传统一线品牌,一是觉得不值得花费巨资去追求其实已经很大众的“大牌”,二是国内山寨仿品真太多。
她说:“国外一些特别大牌的奢侈品特别是包包类的,(仿品)到处都是,公交车上也是菜场里也是,我觉得很不好,我宁可不要。小众品牌带给我们的感觉,一个觉得有品味,另外,标新立异的心理感觉也有吧。”
王小姐表示,中国大陆80后、90后的年轻人并不反对奢侈品,而是拒绝雷同、反对平庸。她的一位马上要结婚的闺蜜,为了拥有独一无二的婚纱,专门去巴黎定制。
“因为定制一件婚纱从设计到最后打样、成品完成,要经过好几道工序,每次都要本人飞过去试穿,她追求的是个性和自我欣赏。”
报道援引新加坡拉萨尔艺术学院(LASALLE College of the Arts)时装设计与纺织系课程负责人鲁岱的话(Lionel Roudaut)表示,如今中国大陆消费者教育程度提高,不会墨守成规,不愿像大陆官员那样购买过度奢侈的品牌,网络为他们提供了以前没有的购物管道。
原北京大学经济学教授、美国加图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夏业良表示,中国大陆出现这样的消费群体很自然,因为中国真正的有钱人还是少数,这些所谓的“亨利族”会尽力选择既能显示与众不同的品味,同时又不是太奢侈的小众品牌。
他说:“他们可能既想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但是现实收入预算又无法达到目标,所以就选择又能显示身份、地位、品味,同时又不失太奢侈、甚至不属于奢侈品的品牌消费为目标。”
夏教授也强调,消费“亨利族”的出现和中国官方治理公款消费没有直接联系,因为这一消费群体和贪腐官员基本不是同一群体。
他说:“对贪官和公款消费的人来说,(购买奢侈品)可能会受影响,但这也是阶段性的,如果不从制度上消除腐败,我不相信用公款、赃款消费奢侈品现象会被完全根除。”
“亨利族”源于美国2003年“财富”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亨利族”可能是企业高管、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或者医生、飞行员等,他们不是穷人,但美国高额的税收和较高的生活支出,使他们不认为自己富有。
(记者:唐琪薇 责编: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