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通首日通车现“南水北调” 高开低走两地股市齐齐下跌

0:00 / 0:00

筹备多年的沪港通周一正式通车。首日通车出现“南水北调”的情况,北向的沪股通于下午2点前已用尽全部额度,而南向的港股通全日仅用去额度16%。有评论认为,出现这一现象是由于目前大陆对于资本的需求远高于香港。民间对于沪港通也有不同争议。

备受外界关注的沪港通周一通车。当天上午,香港特首梁振英出席开通仪式时说,相信沪港通可增强两地股市实力,并提升市场竞争力,也会配合大陆资本市场开放,推动人民币发展成为国际货币,促进大陆与国际金融市场接轨,同时巩固香港作为主要离岸人民币中心的地位。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在上海出席仪式时也表示,沪港通开通是两地股票市场的重大创新,顺应投资者需求,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有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不过,开通首日,沪港两地股市齐跌:香港恒生指数下跌227.1,跌幅1.15%,而上证指数也微跌0.19%。

另一方面,沪港通的资金流向也产生巨大差距,截至周一下午1点57分,资金北上的沪股通130亿元人民币额度已全部用尽,相反,资金南下的港股通全日仅用额度约16%。

对此,北京理工大学经济学教授胡星斗周一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外资购买A股十分活跃,这可能与中国在APEC中、在G20中起了主导作用,中国在国际地位有所增强,大家对中国经济充满信心有关。而为什么大陆这方面购买港股不是十分活跃,可能与前段时间香港占中有关系,或者说与香港经济前景并不明朗有关系。”

胡星斗又指,由于香港具有完善的法治、以及开放的资本市场,所以其作为亚太地区的金融中心地位并不会被上海所取代。

香港时事评论员谭志强则认为,首日的南北向资金差距在意料之中,因为目前大陆对于资金的需求高于香港。

“现在沪港通是大陆依赖香港多,香港依赖大陆少。原因就是因为大陆很多东西蛮需要外来资金来倚助国内市场的,包括投资不足、成长太慢还有房地产里面的泡沫。因为大陆本身的荣景本来是靠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中央人民政府所批准印发的90万亿人民币吹出来的大泡沫,因为他不想人民币升值。”

而民间对于沪港通也有不同看法。香港网民“Kelvin”说:沪港通其实是想借港交所的牌头,吸引外资,带旺A股,最大得益者是大陆。而港交所冒险做媒人,随时卖些“有毒”资产给外资,搞臭名声。现在反而说的好像是“送礼”给香港。网民“qqkkqqk”也说:政策市,当然有利于制定政策那边。网民“hksweetheart”更感叹:不断抽走资金北上,又让人占便宜,政治是这样,经济又是这样。

大陆网民“财富捕手”则质疑道:沪港通开了,发现一个奇葩现象。同一个公司,在沪市和港市为啥净利润、每股净收益都不一样?!难道我幻觉了,似乎所有企业在沪市永远是高歌猛进的状态。

据了解,由于大陆投资者买卖港股,实际交易货币为人民币,因此需按照汇率将成交价换算为人民币,根据上海交易所公布的汇率参考价,人民币兑换港元的增加的换汇费为3.1%,港元兑换人民币成本的结汇费用为2.9%,一个来回成本高达6%。网民“陈员外C”说:如此成本,如何交易?沪港通目前看不到有多大意义。放开资本账户才是正道。

(特约记者:扬帆; 责编:胡汉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