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A股市场连续三天上涨,周一收盘时,沪深两市基本已收复此前一周下跌的“失地”。而对于这场由政府“暴力救市”托起的上升浪潮,外界普遍并不看好。有评论认为,在中国经济仍有下行风险的情况下,股市升浪相信无法维持多久。
中国股市经历了两周的大跌后,在公安部史无前例地介入,政府的暴力救市之下,自上周四开始反弹,本周一,沪深两市继续攀升。上证指数收报3970.39点,上涨2.39%,盘中一度冲破4000点。深圳成指上涨576.01点,收报12614.16点。形势好转也带动300余只股票周一复盘,而多只复盘的股票开盘不久就立刻涨停。
关注有关问题的山东大学退休教授孙文广周一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在股市暴跌后,为了防止因此而产生的社会动荡,政府采取了暴力救市的方法。而当天公布的2015年上半年进出口贸易总额减少了6.9%,说明经济仍有下行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被强行托起的股市或许无法维持多久。
“暴跌的时候很危险的,不但是经济上的问题了,因为股市上有很多散户,有下岗的职工,还有据说30%的大学生在炒股,这些人的套牢、亏本可能会出现社会动乱。在这个情况当然政府适当的调整是可以的,但是看起来采取了很多极端的方式。这样的动作很多都是违反经济一般运行的规则的,留下来的后患我想还是很多的。”
北京理工大学经济系教授胡星斗周一也向本台表示,中国政府暴力救市导致资源错配,也会加剧社会两级分化。
“政府应当尊重市场规律,应当像三中全会所说的,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而不是政府有形的手来配置资源、配置资本,使大量资本配置到没有效益的国有企业中去了。因为A股大多上市的都是国有企业。导致两级分化,因为干预的结果,有的人能够提前知道信息,入场,然后就能够挣很多钱。”
财经网专栏作家刘胜军周一则在微博上写道:股灾大反思。硝烟散尽,我们付出了高昂制度成本:法律严肃性受到伤害,监管规则给人可以随意修改的不确定感,投资者风险自负观念倒退,政府与市场边界重归模糊。未来可能需要花费巨大代价和时间才能修复。
日本共同社日前的报道认为中国政府毫无顾忌的政策,支撑股市暂且恢复稳定,但政府罔顾市场原理,严重损害股民对市场的信任,通过股市发展谋求经济结构转型,亦蒙上阴影。报道引述分析师表示,这次股市混乱可能令海外投资者在中国投资时更谨慎。
网民“最美的风景不在远方在心上”感叹:炒个破股票,把“境外敌对势力”炒出来了,把内部“恶意做空”炒出来了,把“国家政权”炒进来了,把带枪的公安人员炒进来了。这还是股市吗?
(特约记者:扬帆;责编:胡汉强/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