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北京可能暂停收取“一带一路”债务利息

0:00 / 0:00

随着新冠疫情重击全球经济、“一带一路”国家要求减免债务的声浪高起。有中国政策顾问透露,中国政府有可能会同意暂停收取利息,但是债务豁免希望不大。另有美国学者建议一笔勾销非洲债务,释出人道主义精神。

中国发展银行的一位研究员向《金融时报》表示:“一带一路的贷款不是对外援助,我们起码要收回本金和适度的利息。”

北京也许会允许债务国暂停支付利息

根据美国华盛顿RWR咨询公司(RWR Advisory Group)的数据,中国金融机构2013年以来通过“一带一路”发放的贷款可达4610亿美元。

四月中旬,中国表示支持二十国集团(G20)的决定,暂缓最贫困国家的债务偿付。

这一倡议似乎包含所有中国政策银行的借款。但是有外交家透露说,关于哪些国家、哪些贷款符合资格,双边协商才刚刚开始,北京有很大的话语权。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中国政府政策顾问告诉《金融时报》,暂停利息支付是中国的偏好选项。然而,市场秩序良好的借款方也可能被允许重调还款期。永久的债务豁免则是最后选项。

裴敏欣: " 一带一路 " 或已无力维持,不如将非洲债务一笔勾销

惠誉解决方案(Fitch Solutions)今年四月发布的报告指出,随着世界经济衰退,“一带一路”的国家,特别是前沿市场(frontier markets)很可能不会再增加新债务和上马新工程。

中国本身也为抗击疫情付出惨重代价。中国第一季度GDP下滑6.8%,是否还有财力支撑“一带一路”的运行?

中国问题专家、美国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政府学教授裴敏欣5月1日在《日经亚洲评论》(Nikkei Asian Review)发文说,一个明显的信号是,最近的中共政治局会议上,官方公报中不再提及“一带一路”作为工作重心。

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数据,2000年-2018年,中国给予49个非洲国家的贷款总额达到1520亿美元。

裴敏欣提醒说,新冠病毒很可能会摧毁非洲脆弱的经济,中国需要有一个实际的退出策略。

裴敏欣指出,不知为什么,中国相信自己作为股份持有人和债权人,可以更好地获取非洲的关键原材料。中国以为直接或半直接地控制非洲资源就可以确保更大的安全性。其实这是一种幻觉。

他分析说,中国无权阻止非洲政府和政治精英将其投资国有化,或者债务违约。中国也没有军事能力保护非洲的矿井和铁路,以及可持续地护送商品船安全航行。

此外,中国对非洲的投资时机也不合时宜,正好赶上大宗商品超级周期(commodity supercycle)、 原材料价格飞涨阶段,高价购买的资产也许之后就会贬值。

裴敏欣建议,唯一的明智之策是将非洲债务一笔勾销,展现人道主义关怀。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薛小山华盛顿报道 责编:申铧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