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议会选举结果揭晓,民粹主义的支持者得票数较2014年增加20%,新的欧洲议会政党组成变得更复杂。这是否会影响欧洲对中国的政策?
上个星期欧洲议会选举投票结果揭晓,这次的投票率超过50%,创下20多来的新高纪录。欧洲近年来反移民、民粹主义高涨,又经过英国脱离欧洲的震撼,极右派与质疑欧洲的政党在各国崛起,总得票数比2014年增加了20%,但没有像预期中的席捲多数席次,传统的亲欧政党仍然占了多数,不过没有过半,值得注意的是,绿党的兴起。
欧洲议会的政党组成变得更複杂,欧盟出现更大的政治竞争,这是否会影响未来对中国的政策? 我们採访了法国赛奇・蓬多瓦兹大学教授、国际问题专家张伦先生。
记者: 首先请您谈谈您对欧盟选举结果的观察。
张伦:一方面有些意外,另一方面又大体在人们的预料之中,比如说,民粹主义和民族主义的势力,在这次欧洲选举当中又有新的斩获,但又没有像事先民调显示的那么强。第二,传统上在欧盟主政的左右两大政治势力,右翼的保守党势力和左翼社会党都遭到了重要的挫败。从这个意义上看,尽管人们事先已经预见到会有类似趋向出来,但是到如此程度,又是人们没有想到的。法国和欧洲政治重组在继续加速,这些都会影响将来整个欧洲的政治。
当然这裡面还有一个重大的变化,就是绿党的势力在欧洲大规模的(兴起)。(他们)在德国成为第二政治势力,在法国成为第三位,事先人们也预见到,各种民调也显示,绿党可能会有大的斩获,但是到如此猛的程度,我想跟整个欧洲人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越来越成为重要的政治议题,和整个大的趋势有很大的关係,这两年我们看得很清楚,尤其年轻人。

记者: 这个新的欧洲议会,在未来会如何影响对中国的政策?
张伦:整个选举过程当中,你可以看到,每次听到中国这个词的频率急剧上升,这是我在法国多年来较少听到的。但是听到的过程当中,你可以听到引中国这两个字的时候的用词,基本上不是正面的,都是负面的,就是中国可能对欧洲的威胁。大部分的欧洲民众仍然还是对欧盟进程表示支持的,若契机掌握好,欧盟建设更上层楼,对中国来说,至少在习近平所试图推进的习式的中国对外政策当中,绝对不是一个福音,欧盟肯定会继续对中国批评的声音、对中国的扩张会抱有更大的警惕。
自由亚洲记者蔡凌 巴黎报导 责编:申铧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