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号在新加坡举行的大陆和台湾两岸领导人的马习会在欧洲引起广泛的关注。流亡欧洲的著名异议人士张英先生认为这次会面具有历史意义,但是国民党是进退失据的一方。
七号在新加坡举行的大陆党、国主席习近平和台湾总统马英九的会面在欧洲社会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一般欧洲媒体认为,交流接触、会谈总是一件好事情;在欧洲的台湾侨民团体则有很大一部分对于大陆政府是否在利用外交影响台湾的选情感到关切。而在中国政府领导下的在欧洲的侨民团体和中文媒体则一如既往地按照中国政府的宣传口径评述这个事件。而对于旅居欧洲和流亡欧洲的来自大陆的异议人士及民运团体如何评价这一次的会面,记者采访了流亡荷兰的张英先生。
来自上海的张英先生今年七十三岁,从五十年前文化大革命时代就开始就受到整肃,八九年后流亡荷兰更积极投身于各种海外民运活动。关于马习会,他评价说,“我个人认为,第一这是一九四九年以来的两岸领导人第一次握手言欢,这是历史的新的一章,我个人认为应该给予正面肯定,给予应有的历史性的评价。”
关于马习会对于双方的意义,张英先生说,“第二点,马习会是马英九一再期盼的,可是习近平上台三年一直没有正面的积极的回应。但是这一次习近平予以平等的身份,互称先生,在第三地新加坡见面,我认为这次马习会是习近平主动发起的。所以我认为习近平在马习会中占了上风,得到了他要的东西。”
对于他为什么认为习近平主动而且有所得,张英先生进一步分析说,“为什么习近平在这个时候有弹性地、理性地来进行习马会?主要是因为国内和国际的压力。国际上特别是南海,从日本一直到菲律宾,东南亚各国对于中国在南海的扩张表示忧虑。习近平为了打破南海各国,特别是美国为首的对中国的围堵封锁,所以习近平要把马英九和台湾拉进来,要把国际问题内政化。所以我觉得这是习近平改弦更张的主要原因,因此促成了马习会。”
张英先生认为,马英九总统过多地考虑了个人的历史定位和国民党的选情,而没有利用这个习近平的内忧外患进一步捍卫及呼吁台湾人的权益,所以他不仅被动而且失态。对此,他说,“因为马英九最近几年一直在要求马习会,所以他甚至做出了失态的事情及语言,造成了似乎是马小弟见大哥,马小弟召之即来的印象,为此就失去了两岸领导人的平衡高度。对于这一点我要给以批评。”
(特约记者:天溢 / 编辑:寇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