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十五号是前东德传奇性的异议人士比尔曼八十寿辰,与比尔曼交往密切的廖亦武代表自己及中国的流亡作家向比尔曼表示衷心祝愿和感谢。
十一月十五号是前东德著名持不同政见艺术家比尔曼八十寿辰。为此德国出版界、媒体、知识界为比尔曼的寿辰举行了很多的活动。
出生于一九三六年的比尔曼,父亲是犹太人,死于集中营。他在二次大战后自愿从西德回到东德,后来由于在很多事情上持批评意见,而在一九七六年到西德演出的时候被吊销护照,留在西德。比尔曼说,此前他一直相信共产党专制可以改正自己的错误,演变成民主,直到那个时候他才彻底放弃了这个幻想。从此他在任何场合都毫不妥协地与共产党专制,与专制的追随者、辩护者进行斗争。在这个对抗中,他同时关注到同样在共产党专制下生活的中国作家,并且和中国作家廖亦武结成了深厚的友谊。为此,在纪念比尔曼八十寿辰的时候,记者采访了廖亦武先生。
关于比尔曼八十寿辰,廖亦武先生首先对记者说,“前几天发行他的自传我已经和他在柏林的布莱希特剧院见过一面。十八号还会在柏林的爱乐音乐厅举行音乐会,我还会再见到他。我会当面把朋友们对他的祝愿转达给他。”
关于比尔曼和他的友谊,廖亦武先生介绍说,“比尔曼现在已经是我的老朋友了。当年我还出不了国的时候,他听到了我的消息,就在汉堡就发表了‘一首诗和三段话’,把我的经历和他当年的经历做了比较。当时因为他在德国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所以在当时产生的影响非常大。”
对此廖亦武特别讲了一个非常隽永的人生故事。“我第一次出国后回国,最后一场音乐会就是和比尔曼一起举行的,题目是‘大墙下的对话’。他们当时担心我去了后就再也回不来。后来我在中国家里,有一天就接到比尔曼的一个电话。当然由于他不懂中文,我也不懂德文,所以就在电话中沉默,沉默了很久……”
廖亦武先生说,他流亡德国后继续得到比尔曼的关心和帮助。对此他说,“他对我的支持很大,我和前总理施密特论战的时候,他专门写了一封长信在《世界报》上发表,声援我。他是默克尔总理年轻时的一个偶像,所以默克尔总理经常参加他的一些活动。他的伴侣五十岁生日的时候,我和乌利(柏林文学节主席)一起到他那里去,那次就在那里就见到了默克尔总理。后来我第一次正式见默克尔也是比尔曼陪同的。”
对于比尔曼在对抗共产党专制中的影响,一位中国学者对记者说,比尔曼在他刚刚发表的自传中说:“更好的时候不要只靠等待”;“最坏的民主制也比最好的独裁者,好不知道多少”。所有的中国知识分子及民众,所有的香港人、台湾人,所有的西方人,都应该认真听听比尔曼的告诫。
(特约记者:天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