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环保组织:天然气东输不可破坏环境

0:00 / 0:00

中俄计划修建通往新疆的“西线”天然气管道项目遭到了俄罗斯环境保护组织的质疑和批评。

已经断断续续进行了12年之久的俄罗斯对华输送天然气的“西线” 管道项目谈判,在近日重新恢复之后遇到阻力。多家俄罗斯环境保护组织再次公开批评该项目将使阿尔泰边疆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遭到严重损害。

俄罗斯阿尔泰山区新闻网10月9日报道, 国际环保组织“绿色和平”和“世界自然基金会” 俄罗斯分部对外批评说,在这条穿过阿尔泰山区通往中国新疆的天然气管道线路上,有着多个自然保护区,天然气管道的修建将会对该地区自然环境带来严重破坏。同时该线路上还有150个考古遗址,很多古墓都被当地居民视为不可侵犯的圣地。

俄罗斯环境保护组织“Bellona”负责人尼古拉•雷波克夫对此问题评论:“该地区的自然保护区和很多古迹都是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登记和保护的,是世界级的,甚至俄罗斯政府都无权自己做出对这些地区有不利影响的决定。”

俄罗斯环境保护人士还表示,他们并不反对对华出口天然气,但不应该以破坏环境为代价。对华出口天然气管道本可以通过更平坦和对环境破坏更小的蒙古铺设。

不过,不希望在途中多一道“阀门”,随时可能被人截流控制的北京和莫斯科都对蒙古线路兴趣不大。

受雾霾困扰和能源结构调整的双重影响,中国对天然气的需求正快速增长。俄中“西线”天然气管道项目此前已经“谈崩”多次,但是在不久前的俄远东东方经济论坛之后又再次恢复。

俄罗斯能源部长诺瓦克10月5日对俄卫星通讯社透露,俄中“西线” 管道项目谈判正在进行,双方就合同的技术条件已经达成协议,目前正就价格问题积极谈判。

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总裁米勒也在5日对外透露,俄中“西线”天然气供应合同中的供气量为每年300亿立方,有效期30年。在完成300亿立方这一指标后才可以讨论增加出口的问题。

中俄“西线”天然气管道也被称为“西伯利亚力量-2号”,该项目计划在30年内每年向中国供应300-380亿立方米天然气。“西线”管道将经过俄罗斯的阿尔泰地区穿越边境进入中国新疆。

已经建设多年的俄中“东线”管道的供气合同也是在经过了多年的艰苦谈判之后,最终在2014年签署的,总金额高达4000亿美元,合同规定在未来的30年内,俄罗斯每年通过东线管道向中国供应38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有评论称,俄罗斯正积极从多个方向修建通向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力争成为中国的最大能源供应国。在考虑经济利益的同时,一直把能源供应作为地缘政治武器的莫斯科正在努力使北京对其产生依赖。

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刘新宇综合报道 责编:申铧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