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智库史汀生中心讨论美中竞争

美国民间智库“史汀生中心”星期二举行 “防御战略和计划”项目的研讨会,讨论美中两国自1991年至2018年间,如何运用军事实力来达到各自的外交政策目的。

“史汀生中心”表示,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一直寻求在国际上推广一个开放的、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但近些年来,中国开始依靠其军事实力来向该秩序的一些方面进行挑战。与会的“兰德公司”的亚太问题资深专家迈克尔.蔡斯 (Michael Chase) 在讲话中,分析了美国试图塑造中国行为的努力,以及亚太地区的安全环境。而“史汀生中心”中国项目主任孙韵女士,则讨论了中国作为新兴大国的利益和外交目标,以及它如何利用军事实力达到上述目标。

蔡斯指出,在美国看来,中国的军事开支短期内大幅度上升,以及它在国际舞台上一些举动相当具有强制性和咄咄逼人的架势,如,中国短期内在南海建造多个人工岛屿等,都被看作是对国际秩序的挑战。他说,中国近些年来在国际舞台上的举动相当具有强制性。

为了反制中国强制性的外交行为,美国采取的措施除了在国际场合批评中国的这些做法以外,还开始派军舰在南海中国声称拥有主权的海域和岛礁附近进行维护航行自由的巡驶;近来美国好几次派军舰驶入台湾海峡,也是反制中国打压台湾的措施旨意。但中国派军舰和军机骚扰美国在南海进行自由航行的舰只,显然是颇具挑衅性的行为。中国方面则公开表示,他们的行动是为了反制美国的挑衅行为。

蔡斯还指出,过去,美中两国在战略安全领域里发生纠纷之际,两国在经贸方面的连接关系还是相当平稳。但近些年来,随着中国的发展,两国在经贸和科技领域里也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争端,华为、5G等就是这类争端的例子:

“过去,当美中两国关系在安全领域里出现问题时,两国经济的连接性一直是两国设法解决安全问题的基础。但如今,由于中国的经济政策,两国的经贸关系本身已成为双方争端的源泉,成为两国竞争的主要方面,而华为问题则代表着两国安全和经贸争端的交叉。在我看来,这是两国关系近年来发生的最大变化。而经贸关系的争端又如何反过来影响两国在安全领域的关系,我认为还有待观察。”

就美国政府是否应该在中国政府大规模关押维吾尔人和其他穆斯林的问题上,针对中国采取更多措施这个问题,蔡斯表示,的确,美国政府虽然也多次在这个问题上批评了中国政府,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采取更多的反制行动。

孙韵女士就中国的外交行为分析说,虽然中国古代军事思想一直崇尚在不打仗的情况下,达到自己需要达到的外交目的,但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并不缺乏为了达到某种外交目的而向对方发动战争的事例。虽然中国分析人士强调,中华人民共和国自1949年以来实际上只发动了少有的几场小型战争,并通常只承认1953年的朝鲜战争、1962年的中印战争和1979年的中越战争。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和国力的增长,它现在拥有相当多样的外交工具,而且也更注重使用非军事的实力来达到其外交目的。因此,中国把使用军事手段看作是最后一招,而更喜欢向对方施加政治、外交、经济压力,以及试图通过发动虚假信息攻势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它最近在台湾发动的信息攻势就是一例。

就中国如何看待美中关系的现状,孙女士指出:

“中国方面目前似乎开始意识到,他们自2013年开始挑战美国在国际上的霸权地位的做法和采取的咄咄逼人架势是否为时过早。”

在台湾问题上,孙韵女士说,中国并不打算通过武力来收回台湾,它认为,在台湾问题上,时间在中国一方。中国认为,美国将来最终会失去保卫台湾的动力,因此它在台湾问题上的眼光是长远的。在回答与会者有关新疆问题的问题时,孙韵女士表示,中国在新疆大批关押维吾尔人的做法的确在国际上引发了有关人权问题的关注,但中方认为,它在这个问题上其实获得了类似巴基斯坦等一些穆斯林国家的支持。

而朝鲜半岛问题上,中国认为,那里的形势目前其实不错,没有近期发生战争的危险,而且朝鲜近来没有进行核武试验。中方目前比较纳闷的是,特朗普总统为什么在最近于越南举行的第二次特金会谈上没有与金正恩签订协议?这是因为他之前根本就没有打算签署协议,或是其它原因?

在中国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目前是否已成为类似同盟关系这个问题时,孙韵女士表示,实际上,两国并没有达到同盟关系,虽然俄罗斯方面一些人似乎有时把两国关系描述为是战略同盟关系,但中国方面则对这样的描述并不认同。她说,两国合作最成功的也只是在能源贸易方面,其它只是一些联合军事演习而已。

(记者:希望;责编:何平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