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披露近10起间谍案 有人练成“听出”军机型号的神功

0:00 / 0:00

广东安全部门披露,在警方的“南粤行动”中侦破了9起间谍,被逮捕者最小的为19岁。官媒称,有人为报复社会等个人私欲,打探出卖军情;并称,梅州有一名“听风者”竟练就出一项仅靠“听”就得以辨别飞机型号的本领。有评论认为,当局集中报道查处间谍案是其摆脱外交困境的政治需要。

中国官方媒体近期频繁报道境外机构通过互联网吸纳中国网民充当间谍的案件。继海南两件间谍案曝光之后,4月28日,广东再曝出9起间谍案。《南方日报》4月28日报道,广东梅州的钟某打开微信,发现是“附近的人”向自己打招呼,看头像还是一位“美女”。报道说,这位“美女”其实是境外间谍机关使出的“美人计”。起初“美女”只是要求钟某拍一些街景,并时不时给他一些酬劳,后来“加码”要求钟某拍摄当地的军用机场,每拍摄一次有数百元的报酬。钟某事后交代,经过长时间的观察之后,他后来可以根据飞机起降的声音判断飞机的型号。最终,钟某因“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被梅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处监禁10年零6个月。

而43岁的唐某则因要“报复社会”,通过网络查找境外间谍机关的联系电话,并主动取得联系,后以治病为由,前往境外秘密接受间谍任务和培训。回国后,他在普通的Google电子地图上面标注军队各项军事设施的具体位置,然后送给国外间谍机构。最终,佛山市中级法院以“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判处唐某有期徒刑15年。

2014年,21岁的广州某船厂员工陈某,在网上被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招募,提供了该船厂内部资料,以及观测军舰等情况,并接受间谍经费12900元人民币,被广州市中级法院以间谍罪判刑三年。2015年1月,在广州打工的覃某(女)在网上求职过程中被境外间谍情报人员勾联,要求覃赴广州某码头拍摄舰艇照片。覃伙同柳某(男)多次实施观测并报送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获利5000余元人民币,后被以涉嫌“为境外刺探、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

当局指境外间谍情报机关通过网络勾联渗透策反的人群当中,以涉世未深年轻人居多,甚至不乏在校大学生。其中,最小不过19岁,最大为43岁。

安徽前检察官沈良庆28日接受本台采访时说,情报战一直存在,当局近期公布一系列间谍案反映了当前局势:

“但是他们如果在某一个时期,集中抓一批,往往反映他们的某种动态。因为像这种案件,一般安全部门早就掌握的。正常情况下,他们一般是监控,放长线钓大鱼,到需要的时候才收网。但如果成批的抓间谍,就是政治需要。为了说明国内外敌对势力是有勾结的。所以我感觉他在这个时候突然抓这么多间谍,一个是反映他最近要维稳,另一方面我也注意到,有些间谍案在过去,不会按间谍案处理,比如看飞机起飞,据说还是一个网友。这些人都判得比较重。”

北京异议人士查建国对记者表示,上述事件也反映目前中国与国外多个国家关系紧张:

“具体这件事我不清楚,所以不好评论。但是您说的当前整个中国的形势,我觉得您说的是非常准确的。因为中国现在和西方的,或者说和世界上多数民主国家的关系是非常紧张的。习上台以后,可以说放弃了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总想干点什么,而恰恰使自己在东海、南海都陷入困境”。

中国官媒称,目前中国网民数量已跃升至世界第一位,成为名副其实的网络大国。而境外间谍情报机关正是利用这一点,将网络变成对我实施勾联、渗透、策反和窃密的重要渠道和场所。据广东省国家安全部门分析,各类军事论坛、社交、征婚、求职平台,甚至有的同性恋网站,都成为境外谍报机构发展“情报员”的平台。

特约记者:乔龙 责编:石山/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