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批评界谈中国军队的文艺兵建制

0:00 / 0:00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国防大学的公方彬教授最近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文艺兵建制由来已久,军队文艺兵在抚慰作战军人的心灵方面所起作用无法替代。但是他指出,军队文艺队伍良莠不齐,一些文艺兵借军人身份追逐金钱。

在最近一期中国《新闻周刊》的一篇文章中,公方彬教授回顾了中国军队文艺工作的传统。他从1927年毛泽东领导三湾改编后积极倡导文化活动讲起,回顾了军队文艺工作的发展过程。 公方彬教授所讲并非冷门话题。中国人都了解,共产党最重视宣传,而文艺则被视为政治宣传的重要媒介。而且,当代中国人喜欢的明星演员许多都是军人。一般老百姓恐怕很少考虑过军队文艺团体存在的必要,倒是公方彬教授自己把这个问题提出来了。他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不过,他也批评了部队的一些负面现象,特别是“一些明星”追逐金钱的现象。

纽约城市大学的夏明教授说,部队士兵的文艺需求不应忽视,但是部队没有文艺兵建制也可以满足这个需求:

“不能说没有文艺兵就不能满足战场上士兵的文艺需求和士气的鼓舞。”

但是,夏教授说,中国执政党对于地方文艺工作者能否完成它所要求的宣传任务缺乏信心:

“党和军队对民间的(文艺)团体……是不放心。”

中国文艺批评家昝爱宗也表示,可以邀请社会上的文艺工作者去劳军:

“可以从社会上或别的地方招募专业的职业的歌手、演员去慰问(部队)。”

但是,昝爱宗指出,中国军队文艺兵是历史遗留下来的建制:

“(部队文艺工作)是战争时代的一个遗留项目,(共产党)执政以后它就保留下来了。”

这位批评家说,军队演员走穴的现象无人不知,但这是一个难以克服的现象:

“他(指走穴的演员)也不违法,法律对这块也没有明确规定。他出去劳动,得这个报酬,如果单位没有意见,我认为就是同意的。这个事情也不是太大。”

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说,据估计,中国人民解放军“全军文艺兵总人数有上万人”。

这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