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牙国际法庭12日对南海仲裁案作出裁决后,中国政府、国防部、外交部等多个部门先后表态称不接受非法裁决,中国多家官方媒体也连续刊文炮轰菲律宾及美国。另一方面,北京应急办日前发布通知要求防止民间失控,有学校也发通知禁止学生上街聚集。
南海仲裁案的结果引发外界广泛关注,中国也加强了舆论攻势。7月13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了《中国坚持通过谈判解决中国与菲律宾在南海的有关争议》(白皮书),白皮书中说,南海诸岛是中国固有领土,中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历史。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和开发利用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最早并持续、和平、有效地对南海诸岛及相关海域行使主权和管辖。中国对南海诸岛的主权和在南海的相关权益,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确立的,具有充分的历史和法理依据。
白皮书还指责菲律宾在中菲已就解决南海有关争议达成共识的情况下一再采取导致争议复杂化的行动,包括企图扩大对中国南沙群岛部分岛礁的侵占、一再扩大海上侵权、企图染指中国黄岩岛以及单方面提起仲裁等恶意行为。
官方《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也连续在微博上发表“中国,一点都不能少,一寸都不会让”等博文。新浪微博上“中国一点都不能少”成为TOP1话题,至13日下午,阅读量已达到了37.4亿。
中国宣称,据不完全统计,至少有66个国家公开表态,明确支持中国在南海的立场。不过,网络活跃人士“秀才江湖”吴斌13日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支持中国的几乎都是没有话语权的小国,又指“南海自古以来属于中国”的表述概念过于模糊。
“支持中国的只有非洲那几个小国,国际上没有话语权的国家,可以看出在南海问题上,中国失道寡助。说自古以来就是怎么怎么样,自古以来的话,越南都是中国的,自古以来的话,俄国很多土地都是中国的,“自古以来”是很模糊的概念。”
一方面,中国的宣传机器大力宣传“寸土不让”,另一方面,当局也在预防民众上街示威的情况发生。北京应急办11日向包括天安门管委会、西站地区管委会应急处等部门发布了一则紧急通知,要求自12日8时起至17日24时,各单位部门进入“战时状态”,必须全天候值班,加强信息收集和报告工作,加强突发事件应急处理以及做好800兆电台和应急移动指挥车的使用保障等。有学校也向学生发送消息,要求他们不要言行失态失控,不要聚集上街。
对此,河北资深媒体人朱欣欣13日向本台表示,当局一方面希望煽动民众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情绪,另一方面又害怕公众上街表达。相信当局也会藉此加强对社会的管控。
“所谓的爱国主义、民族主义是把双刃剑,他们煽动起来这把火之后,如果控制不好,很可能烧到他们自己,因为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会有极端的要求。另一方面,一旦形成街头的示威游行或者群体的行动,很多人很可能要借题发挥,向中共提出种种要求,或者喊出其他的口号。所以他特别的害怕民众的聚集、民众的大规模的行动。一方面他想炒作,煽动所谓的爱国主义,同时我想他还会利用这个事件,寻找很多很多的借口,对内加强控制。”
(特约记者:扬帆;责编:石山/吴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