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80年代曾在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工作过的旅美学者程晓农认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是中国当局的喉舌,其作用就是传递政治文件,因而并不在乎是否遵循新闻媒体的职业规范:
“这显然是属于敷衍了事,这也许可以这么解读,就是作为喉舌他们已经深刻地理解了喉舌的任务,只要把中央的意图转达就可以了。至于形式上是否要多样化、要丰富多彩似乎并不重要。因为实际上《人民日报》的读者现在是固定的。基本上就是党政机关强制用公费订的这些报纸。个人是不订《人民日报》的。换句话讲,《人民日报》并没有什么社会影响。它只是在政府机关内部,几乎和文件传阅差不多。也许《人民日报》已经深刻体会了他们自己的状态,那么也就不用在讲究媒体所要求的那些特色了。”
在中国,阅读共产党机关报《人民日报》的读者普遍知道官方的政治宣传模式,他们并不期待这份报纸今年的报道会比去年在形式上有多大的不同。原中国《经济学周报》副主编、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者王军涛认为,在专制政体之下,官方的政治宣传都具有形式僵化的通病:
“它一些重大事件报道,关于人民大会堂里会场报道,格式等等这些都差不多,就是人的脑别不一样,包括举手表决的表情,他们都差不多。我觉得他们在这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套格式,这个专制体制它的创新能力到一定程度它就有限。无论是处于安全角度、还是从礼仪角度考虑,它都是越来越倾向于一个格式化的这种定调。所以《人民日报》如果出现了比如关于报道版面的安排还有口径都是差不多的。这个其实不奇怪,这是专制政体的一个通病。”
王军涛指出,中国官方媒体的宣传模式,近年在遵从中宣部所定基调之上,也出现了向更加注重引导公众舆论的方向转变:
“它和毛时代的一个最大的变化就在于它 不是说去完全封锁信息,而是引导你去接受什么信息,不接受什么信息,而且给你很多比如像关于汶川地震的报道,还给你很多现场上很逼真的这种细节效果,但是最后要达到目的是要让你得出一个结论,本来是一场大的灾难,一场人为的就说人祸造成的大的灾难死那么多人,最后到它那儿就变成了给共产党歌功颂德的一个素材。所以,我们如果要是看到共产党这个宣传不光是在两会,其实包括国际、国内的一些重大事件报道,他们基本上都有一个套式,前提就是不违背中宣部在每周的通报会上的这种关于主旋律的定调。”
有中国网民注意到,比较《人民日报》近两年的头版版面截图,有些照片只是在尺寸大小或领导人服装颜色上加以修饰,随即完全套用。这也许表明了编辑人员担心出现错误招致处罚的明哲保身心态,也可以看作是当前中国政治高压程度的晴雨表。中国学者程晓农就此表示:
“这可能反映了一个问题,就是《人民日报》作为一个喉舌它自己失去了对认认真真扮演喉舌的这个角色的兴趣。因为对他们来讲,现在社会上也不再有人愿意看《人民日报》了。我相信很多党政机关的干部如果每天桌上有几份报纸的话,第一份他肯定挑的不是《人民日报》。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我觉得这个呆板化其实是模式化的另外一种表达。这个僵化的政治气候造成僵化的机构和喉舌,然后僵化的喉舌最后进入僵化的运作来虚应故事,政治任务必须要这么排版。至于版面是不是好看无所谓,反正是喉舌。你们爱看不看,不看反正你们也得订。”
有评论认为,在中国官方极力强调维持社会“稳定”的现状下,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不顾新闻专业原则,宁可采取套用和复制的方式沿用一贯的僵化宣传手法,显示出中国官方宣传机器内部所承受的政治压力日趋沉重,以及编采人员的心态。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何平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