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奥委会成员3月23号到访中国,开始考察北京市等地2022年冬奥会举办资格。国际人权组织为此发表声明,批评中国人权状况恶化,呼吁国际奥委会遵守有关主办国应该尊重人权的承诺。
国际奥委会19名代表组成的评估委员会星期一开始对北京、张家口等地联合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资格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委员会预计在5天的考察期间,听取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报委员会有关冬奥会愿景、遗产与参与,总体理念,体育场馆和奥运村等14个主题的陈述,并将实地考察北京、延庆、张家口等三个赛区的交通设施、周边环境、竞赛及非竞赛场馆规划等的举办能力。
根据北京官方申奥委的计划,中国政府将为2022年冬奥会总体投入39亿美元,其中在北京举办的球类、竞技等冰上项目大多沿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的比赛场馆。中方投资与2014年俄罗斯索契冬奥会高达510亿美元的投资形成巨大反差。
虽然北京冬奥申委官员王惠日前通过官方新华社承诺,中国的申办理念完全契合国际奥委会2020年改革议程,但北京的自然条件、环境污染以及中国人权状况等显然仍是影响北京申办资格的主要议题。
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去年通过《2020奥运会议程》,首次将申办国在人权、劳工及环境等方面的因素纳入主办条件。国际奥委员日前更要求未来的奥运会主办城市签署反歧视条约,以凸显人权保障在奥运精神中的分量。
北京体育大学的袁旦教授认为,就善于调动社会财富举办国际活动的中国政府来说,降雪或空气质量并不是主要因素,问题仍在于政治在中国体育中的成分过于浓厚:
“我觉得,规模不要搞得太大。北京的情况要搞的话,通过行政力量加以控制,这些污染问题由08年奥运的经历看,起码在奥运期间是可以保证的。奥林匹克现在搞得与政治的关系很密切,这本身就是值得考虑的问题。奥运本身是非功利的游戏活动,突出教育意义是更重要的。”
国际奥委会开始考察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资格当天,总部在美国纽约的非政府组织“人权观察”发表声明,呼吁国际奥委会遵守其致力推动改善人权的承诺。
该组织中国部主任苏菲•理查森指出,北京2008年夏季奥运会结束7年之后,中国政府并没有兑现信息开放、公民言论表达自由等承诺。中共领导人习近平正严酷打压民间组织、异议人士和维权律师,奥委会对中国当局当前封锁互联网信息、侵犯劳工权益、强制拆迁,以及镇压民间活动人士等侵犯人权的反应和评价,将是对奥委会能否遵守推动人权改善的检验。
美国加图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原北京大学教授夏业良就此表示:
“任何国际组织都应该有其宗旨、目标和原则性的要求。奥委会作为国际上最大的体育组织,提出这些要求是正当合理的。过去这些要求和原则并没有得到重视和真正的贯彻、落实,比如中国。因为现在中国财力雄厚,每次办这些赛事不遗余力,投入很多钱、动员整个社会为奥运服务。所以,奥委会一段时间对中国的动员能力、基础设施投入等,可能总体上满意的。因为其他国家一般是民间办奥运会,(国际奥委会)就容易忽略一些其他的问题,比如(中国)现在迫害人权的状况越来越严重,国际组织都不应该无视。”
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申办城市目前只有哈萨克斯坦的阿拉木图是北京唯一的竞争对手。此前德国慕尼黑、瑞士的格劳宾登州、挪威奥斯陆、瑞典斯德哥尔摩、波兰克拉科夫、乌克兰利沃夫都相继退出。
国际奥委会评估代表在今年二月完成了对阿拉木图的实地考察。预计国际奥委会将在今年7月31日,宣布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主办城市。
记者:何平 / 责编: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