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杂志发文称科学造就中国 作者吴晓批评封网

2019年是美国《自然》杂志创办150周年。田纳西大学历史学教授吴晓 (Shellen Xiao Wu) 最近在该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论述了科学从中国晚清时代以来的150年发展历史中、以及协助中国成为超级大国方面所起的重要作用。

吴晓教授在这篇题为《中国:科学如何创造了一个超级大国》的文章中指出,中国政府在2008年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上展示了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指南针、印刷术、造纸术和火药,旨在传递中国学校里一直传授的信息,即,中国在科技上的发明创造改变了世界。但1921年,哥伦比亚大学哲学系博士生冯友兰在一篇题为《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对中国哲学的历史及其后果的一种解释》文章中曾指出,中国的哲学传统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理解,阻碍了科学探讨精神的生根。冯友兰和他的同代知识分子以及后来的诸多中国学术人士都不断强调,只有科学才能拯救像当时中国那样急速衰败的国家。

文章说,对科学能够带来财富和实力的坚信,是贯穿中国过去150年发展历史的一个不变线索。即使在上世纪60和70年代的政治动荡年代,中国政府也没有完全放弃对科学发展的重视,并把注意力主要放在发展本土科学上,而且在农业和医学方面还颇为成功。但从较长的历史角度来看,中国在科学发展上取得最好成就的时期,主要是在它对外开放的时期。而这个认识对面临今后150年的挑战都是有益的教训。任何国家面对类似气候变暖、资源耗尽等挑战都需要与外部世界的接触。

中国第一名升空的女宇航员刘洋(路透社)
中国第一名升空的女宇航员刘洋(路透社)

田纳西大学吴晓教授的文章回顾说,中国试图借鉴外国先进科技知识的努力其实始于晚清时代。1868年,中国出版了第一本介绍西方科技成就的书籍《格物入门》(Introduction to Natural Philosophy),该书由美国传教士丁韪良( William Alexander Parsons Martin) 翻译。

吴晓教授说,通过《格物入门》和其它类似科技翻译书籍来介绍科学技术,为中国这个拥有众多人口的贫困国家提供了改善物质条件的一个契机。1963年,数学家徐寿和华蘅芳根据一传教杂志里的图像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蒸汽轮船,随后他们还协助创办了中国第一家翻译局,从而向中国介绍了诸多西方科技书籍。

吴晓教授在接受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采访时表示:

“很多人认为,晚清时代中国根本没有科学,没有科学概念,没有科学思想。那么,如今中国成为发表有关科学的文章比世界上所有国家都要多的国家,这是因为晚清时代,中国就有很多人对科学研究很感兴趣。”

到19世纪末,更多的中国人确信,西方国家得以变得强盛就是基于科技发展。

文章介绍说,1914年,留学美国康奈尔大学的中国学生赵元任、任鸿隽、杨铨等在纽约创建了“中国科学社”,其宗旨是“联络同志、研究学术,以共图中国科学之发达”。该学术机构1918年迁到中国,为后来中国科学院的建立作出贡献。中国科学社的创办者和后来的许多留学生都陆续返回中国,并成为各自学术领域的领头人。他们在政治动荡和资金缺乏的情况下,致力于农业科学、基因学、生物学、化学等被认为是建设现代化国家至关重要的科学研究。

文章还提到,在日本入侵中国期间,科学救国的信念在中国达到了顶峰。许多科学家心甘情愿地跟随撤退到四川的国民政府,并在那里继续从事科研。

吴晓教授的文章认为,通过科学解决国家问题的热情在1949年之前早就在中国很盛行。无论他们持何种政治理念,许多中国科学家都热心致力于通过科学解决中国庞大人口所面临的温饱问题。

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Public Domain)
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Public Domain)

吴晓教授对记者表示,科学发展需要学术自由和开放,而中国政府现在把国内互联网与国外隔离等做法不利于学术创新和科技发展:

“科学发展需要与外界自由交流,因为今后我们面临的问题都是全球性的,中国不能完全靠自己,例如,中国现在发展自己的微博等。解决我们今后面临的全球性问题,需要世界各国间的交流。”

吴晓教授的文章还指出,中国政府如今用1949年来区别“新中国”与中国过去的不同,但这种划分掩盖了中国科学人士跨政体的不断努力。“新中国”仅仅是持续了前政体时期已经开始的科技发展努力。

(记者: 希望;责编:嘉远 网编: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