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旅美医学界人士称中医是伟大宝库

0:00 / 0:00

《纽约时报》中文网12号的一篇文章说,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以来,有关中医药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又一次升温。接受采访的美国两位华裔医学界人士表示,中医是个伟大宝库。

关于中西医结合或者中医现代化问题的讨论,在毛泽东时代甚至更早就存在。

美国马里兰州开业医生、原陕西人民医院主治大夫金福生表示,屠呦呦本来是学西医的,但也受到中医文献的启发和影响。金大夫在讲到屠呦呦成就的时候,提到中国晋代伟大医药学家葛洪的贡献。金大夫说,中医药是伟大宝库,当然西医也有其伟大的地方-- “两个伟大并不矛盾”:

“中医是个宝库— 这不能否定的…… 西医的伟大在于用现在的手段、根据物理条件把活性元素提取出来。”

金大夫说,对于中医药的继承,应采取“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态度: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大量记载了有用的事实,也大量记载了无用的事实。”

金大夫表示同意“中医现代化”的提法。他说,中医药研究应当辅以数理统计科学。

“中医没有数理统计概念,所以中医都是个案报道…… 要依靠现代科学水平来提取中药。”

美国马里兰州另一位开业医生徐光圣大夫说,中医药里面有太多太多的“宝”。徐大夫认为最好是提“中西医相互参悟”,至于“中西医结合”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假想”:

“西医是西医,中医是中医,两套理论不可能交叉的嘛。”

《纽约时报》中文网援引诺贝尔委员会的话说,屠呦呦的成就在于她使用特定的科学程序提取活性成分,并开发出一种药物。徐光圣大夫也认为,屠呦呦的关键成就在于其方法论:

“(屠呦呦的成就)主要关系到方法论问题、她研究的手段和方向。”

社会媒体上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屠呦呦能够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之前也曾获得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 拉斯克奖,但是她为什么竟没有评上中科院院士?这是当下人们议论较多的一个话题。

(记者: 杨家岱 责编: 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