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期间传出代表委员发言自由遭限制的丑闻

据《羊城晚报》 和《京华时报》 等媒体报道,不少地方官员对赴北京参加两会的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施加压力,限制他们两会期间的发言自由;有的官员甚至试图让两会代表委员以鸡毛蒜皮的小事干扰会议大方向。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0:00 / 0:00

《羊城晚报》等媒体所曝光的地方政府官员试图堵人大代表或政协委员的嘴的事件,主要与事关地方政府财权的新拆迁条例即将出台有关。事关财权,地方政府让代表、委员“嘴下留情”、考虑政府的“切实利益”,其动机昭然若揭。至于让代表委员以鸡毛蒜皮的小事来干扰会议大方向,如情节属实,那实在太不正大光明!总而言之,“参与网”上所作“两会代表发言无自由” 的评判看来言之有据。

旅美人权活跃人士刘念春表示,地方官员试图堵代表委员的嘴,是因为他们不愿让他们那里的事在世界媒体前曝光:

“实际上政协代表和人大代表他们不是通过真正选举产生的,实际还是由上(面)指定的, 就是由官方指定的。即便这样产生的代表它可能还是不放心,因为两会和以前不一样,不是闭门开会, 它有记者旁听。记者旁听要是只是中国记者那还可能还好办,还有两岸三地和外国的记者, 他们认为不妥当的话如果被外国记者、或者香港、或者台湾记者听到了,他们可能就认为这就是大事。 所以他们会一再嘱咐,划出道儿来,你应该说什么, 你想说一些鸡毛蒜皮的事, 别提一些焦点,老百姓关心的这些事。”

刘念春表示,有文化界和演艺界人士当政协委员或人大代表是好事,但是如果这些代表委员的业务活动的特殊性使他们拿不出时间了解下情,那他们在两会期间也难以拿出好意见:

“这些人只不过(是)临时, 你像刘翔那样选政协委员,他一天到晚在那儿边跑步。 你像那些歌唱演员实际上平常他主要专心自己的业务,他不可能把心思用在国计民生这些事情上。到时候他是不可能事先准备什么的, 实际上去开会他就应景去了,到会上他只不过听, 也不会提什么问题。”

美国俄克拉荷马中部大学教授李小兵说,地方政府官员对两会代表委员到北京说什么话很在意,这实际上涉及到长期存在的中央和地方政权之间利益和权限的分配问题。 李教授说,现在的地方官员总是想让代表委员照顾地方政府的利益:

“中国长期以来存在这个问题。 所谓条条框框,条条就是从上到下, 中央集权式的领导。框框就是照顾地方利益。 在这个条条框框长期以来都存在不同的利益、不同的考虑。过去他们选出来的人大代表, 选上他们是作为中央政府的一部分, 制定政策、 传达上级指示, 回来执行。现在地方选民也好、政府也好, 声音增加, 像美国这样草根政治啊、地方利益啊,希望他们多考虑地方利益, 所以这个是有一个这种政治力量转移的趋势,正在转化阶段,这是一个现象。”

李教授说,在处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关系的时候,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之间相互妥协的关系值得借鉴;他说, 要防止集权:

“现在还是以中央为主, 地方为辅,中央多方面考虑照顾到地方利益,还到不了美国这种叫compromise 就是妥协。所以中国政治还到不了这种地步,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还到不了这个层次。”

记者:" 到不了这个地步的阻力在哪儿呢?障碍在哪儿呢?"
李教授:"还是党的领导, 从上到下的领导。"

这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