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信办禁“九类信息” 标题也要有规定

中国国家网络信息办公室又发布新规定,连标题都要有具体规定。新规定于3月1日实施。舆论认为当局限制网络言论的措施很多,新措施无疑是为了强化网络控制。

《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将“严打”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的;不当评述自然灾害、重大事故等灾难等九类所谓不良信息。北京自由作家王藏本周五(2月28日)接受自由亚洲电台采访时表示,在极权社会,官方掌握着电视、广播及纸媒体,如今网络平台成了民众唯一发声工具,但这一领域不断被压缩:“在网络小裂缝的挣扎中,无数的账号和内容持续被消灭,很多人为了争取话语权和言论自由,付出了惨烈代价。随着《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出台实施,标志着当局对《宪法》35条(言论自由)的进一步颠覆。言论生态进入更糟糕的冰河期。”

《规定》要求,网络信息内容服务使用者和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网络信息内容服务平台,不得利用网络和相关信息技术实施侮辱、诽谤、威胁、散布谣言以及侵犯他人隐私等违法行为,损害他人合法权益。对于使用夸张标题,内容与标题严重不符的;炒作绯闻、丑闻、劣迹等的等9类不良信息,网络信息内容生产者应当采取措施,防范和抵制制作、复制、发布。

根据中国《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图为北京一网吧。(美联社)
根据中国《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图为北京一网吧。(美联社)

法律人士指新规定违反宪法

中国法律工作者、网络评论人士赵一鸣对本台说,中国网信办这项新规定违反宪法条款,属于无效法规:“关于3月1日正式实施的《网络信息内容生态治理规定》,实际上是进一步加强言论管控,它本质上与《宪法》第35条相违背的,是下位法违反上位法的典型例子。”

根据中国《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互联网普及率达61.2%。而中国微信用户去年已经突破10亿。但自今年1月初以来,越来越多人抱怨他们的言论空间受到打压。比如,微信群被强行解散、个人微博及微信账号被永久封号等。

发疫情图片社媒号即被封

网民孟先生周五对记者说,他所在的微信群刚被封号:“昨天晚上刚被封号,我们的群、我们的个人账号不断被封,现在都要小心翼翼,免得被封号,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如今网络平台成了民众唯一发声工具,但这一领域不断被中国当局压缩。图为一名男子在北京星巴克咖啡厅,用笔记本上网。(美联社)
如今网络平台成了民众唯一发声工具,但这一领域不断被中国当局压缩。图为一名男子在北京星巴克咖啡厅,用笔记本上网。(美联社)

湖北网民孙先生,因网络言论被刑事拘留两个多月,不久前获释。他抱怨微信账号再次被封:“昨天我就发了一个(抗冠状病毒药)韦德西韦等五张图片,说前三张韦德西韦图片有效(合法),后两者你在干什么,我的号就没有了。市公安局找我,警察打电话。”

多家大型网络产品被处罚

据中国网信网本月上旬报道,“皮皮搞笑”网络社区平台发布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害短视频、散布恐慌情绪等信息内容,被当局从应用商店下架;百度等网站平台部分产品被指对用户发布违规信息管理不严、虎嗅等网站平台在涉疫情报道中,存在违规从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等问题,被责令进行全面整改;“网易财经”“新浪微天下”“谷雨实验室”“史上最贱喵”等网络账号被指“违规自行采访、传播不实信息”受到处罚。

记者:乔龙 责编:胡力汉/嘉远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