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央视热播《赵氏孤儿》 观众联想赵紫阳及六四事件

中国中央电视台近日播出历史剧《赵氏孤儿》。有观众认为,剧中台词出现“每年的某个日子,总能见到百姓祭奠赵朔大人”以及“是不是赵氏平反的时候要到了”等,令人联想到中国的现实,会将救济百姓的晋国将军赵朔蒙冤而死的遭遇,与中共已故总书记赵紫阳生的命运相似,有借古喻今之意。

四月中旬在央视落幕的电视连续剧《赵氏孤儿案》,讲述在春秋时期最强大的晋国,因司寇屠岸贾的栽赃陷害,导致关心民生疾苦的大将军赵朔及家族三百多人,遭满门抄斩。刚出世的婴儿赵武成了赵氏孤儿。平民医生程婴为了保住赵家后代,在屠岸贾要杀死全城婴儿的要挟下,将自己的儿子摔死,以换取赵武的命。其后在屠岸贾府上忍辱负重、韬光养晦十九年。赵武已文武双全,戏中多次出现谴责屠杀的对白,到结束时出现了程婴与妻子的一段对白:

“程婴:记得医缓(第一名医)吧,对赵大人万分敬仰,这血里流的是什么,是善良、忠义、正直。当然人见人爱,程妻:是不是赵氏平反的时候要到了。程婴:赵武要回家啦(无须再隐姓埋名)”。

紧接着是五分钟后的另一段程婴与十九年前的屠夫屠岸贾的对酒台词:

“程婴:那就是个十九岁的孩子,怎能撼动大人铁打的根基。屠岸贾:那我就好奇了,你说谁能置我于死地,程婴:能置大人于死地的源头是赵朔,大人,这一十九年来,每年的某一个日子,总能见到百姓祭奠赵朔大人,在祭奠那些被大人下令处死的婴儿,大人,你抓也抓了,杀也杀了,可就是禁绝不了关于赵氏的传言,在市井中口耳相传,传承不断”。

台词含蓄道出民间声音

对此,深圳独立评论人朱建国周五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赵氏孤儿的刚才这段话,很明显,只要经历过中国今天现实的人,都会感觉到它对现实的针对性,对六四重评的一种强烈的呼唤,其实现在问题是当局明知民间有这么大的情绪,他就装作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他回避,即使是你要坚持,你也应该重新说一说你的道理,但是他不回答。每年到这个时候,那边你说坚持不平反,也要说个理由,他回避这个东西,所以这就带来了这种反讽,直接的或间接的,层出不穷在央视上”

网民“陈至诚”在谈及《赵氏孤儿案》给人什么样的启示时写道,看了几集央视重磅播出的连续剧,忽然冒出念头要与现实挂钩,觉得是不是在暗喻一些东西。很多人喜欢研究历史,有的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有的则玩弄权术搞阴谋诡计。正也罢邪也罢,最终历史都会给予评说。

观众联想到赵紫阳及六四

网民张先生对此剧评论说:“这电视剧很多观众看了会联想到六四,反正我看了以后就联想到六四”。

湖南省一家中共党报的资深编辑肖先生看后说,剧中人赵朔救济饥饿中的百姓与赵紫阳很相似:

“赵朔为人正直,关心人民,他宁愿被杀头也要救灾,关心老百姓的事容易让人联想起赵紫阳在四川、广东的一些事。我看了确实有这样的感觉。我有一个朋友是他跟我讲的,他说你可以看看,因为他也有同感”。

通过历史剧反映现实

网络歌手李磊告诉记者:

“这个电视剧值得一看,这部电视剧能够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是有很重要的政治背景。而这部讽喻剧很明显,稍微有一点政治头脑的人,都能够看出端倪来,因为艺术家打造一部历史剧费了很多的心血,千万不能忽略了(此剧)”。

朱建国表示,最近央视多套节目都涉及类似题材:

“央视的节目最近谈历史,不管是影视剧还是历史讲座,都是在古为今用,影射现实。比如前两天在播放的《帝国的兴衰》,谈西汉兴衰的。谈到了王莽改革的悲剧,字字句句都是对照今天说的。从这个背景看,央视最近在以古讽今,发挥得非常鲜明。他们在新闻中无法直接说话,就通过文艺作品,学术演讲,曲折地表达他们对现实的要求”。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乔龙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