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逼《财经》记者王晓璐在电视上“认罪”?

0:00 / 0:00

中国商业杂志《财经》记者王晓璐近日被迫在电视上对自己“通过不正常渠道”搜集并散布意在“追求轰动效应”的股市信息表示“认罪”。中国公安部8月底拘捕了近200名据称“散布谣言”的人。

中国央行行长周小川日前在20国集团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上说,“6月中旬以来,中国股市发生了三次调整...... 避免了股市断崖式下滑和系统性风险…… 对实体经济也未产生显著影响。”

中国媒体两天来不厌其烦地反复播送周小川这番言论。周小川这番话,巧妙地打消了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对中国股市下挫的焦虑和隐忧,起了“维稳”作用。

香港《开放》杂志编辑蔡咏梅表示,股市行情是眼下最能触动中国政府敏感神经的信息。《财经》记者王晓璐散布与当局口径不相一致的股市信息,这是他被迫上电视认“罪”的原因所在:

“他要维稳嘛!(当局)看到经济体很庞大,很容易因为一个偶然事件社会发生崩解。”

蔡咏梅说,“维稳”是否有效,关键在于维持经济向好的局势:

“现在能够控制,它有个经济好(这一有利条件)。如果经济能够维持下去的话,社会控制的能力还会是比较有效的 …… 如果中国出现动乱,其实不会是其它问题,最大的事情是经济出问题。”

北京基督教家庭教会成员徐永海应询评估当下中国新闻自由状况的时候说,跟30年前比,中国的新闻自由状况有进步,主要原因是媒体形式比过去多样了:

“要跟文革比,跟30年前比,那中国现在是进步多了。”

但是,新闻自由出现的进步并未持续:

“这一两年好像是有所倒退了。”

中国公安部8月底所拘捕的近200人的“罪名”是“散布谣言”。徐永海说,“谣言”的确存在,但当局看来也是在借机打击言论自由:

“借机会打击言论自由—肯定有这个情况。”

《纽约时报》7号就此发表报道说,中国的新闻管控在升级。

(记者:杨家岱 责编: 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