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方日前通报警方打掉一个编造系列“舆情员”网络谣言的犯罪团伙。有评论认为,中共当局加强打压网络言论自由。
包括澎湃新闻、凤凰网和搜狐网在内的多家中文媒体11月11日转载公安部网站通报称,在公安部直接指挥和北京、内蒙古、辽宁、江苏、重庆等地公安机关积极配合下,上海警方近日成功打掉一个在网上大肆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严重损害国家形象的犯罪团伙,韩文财等6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因涉嫌寻衅滋事罪被公安机关刑拘。
报道说,现年51岁的犯罪嫌疑人韩文财,网名“空中堡垒”,是内蒙古通辽市纪检委干部。他与田玉霞(网名“梅雪飘香”,女,48岁,高中文化,长期居住于北京,无业)、仲超(网名“胡来”,男,43岁,大专文化,企业采购人员)、魏志强(网名“活雷锋啊小东”,男,31岁,大专文化,无业)、陈明霞(网名“荷香秋韵”,女,44岁,重庆某集团公司会计)等人,于2014年通过微信群结识,并因观点立场相似而逐渐聚拢。他们在微信群中频频就社会热点话题发表过激言论,不断在网上寻找“存在感”。今年6月以来,为扩大网上关注度,刺激和“愚弄”与其意见不合的网民群体,并从中获得优越感,韩文财等人在网上把自己“包装”成为政府工作的所谓“舆情员”,并自导自演了系列网络“舆情员”闹剧。其中包括,炮制所谓《舆情员津贴发放表》,自导自演所谓“舆情员北戴河会议”并编造散布“内部会议录音”。
关注此事的原美国中文网刊《大参考》主编李洪宽11月11日接受本台记者电话采访时认为,“空中堡垒”、“梅雪飘香”等人实为民主人士,他们扮演“五毛”,激起网民对“五毛”的痛恨和骂战,是一种行为艺术。
“这个让我想起在延安的时候,中共排演了一个《白毛女》歌剧,据说演到黄世仁要拉走喜儿的时候,有个战士实在受不了了,举起枪朝黄世仁打了两枪,当然没打中。这就说明当时演的太逼真了,激化了战士的情绪。这几个假‘五毛’的表演,比这个还逼真。几乎民主阵营的绝大多数人,都真认为他们是一帮五毛。可见他们的表演功力是多么好。”
报道说,韩文财等人炮制的《舆情员津贴发放表》和编造的录音等内容,引发广大网民和境外媒体网站高度关注,产生严重负面影响。公安部对此高度重视,经过缜密侦查,一个以微信群为主要平台、成员遍布全国20余个省份、大肆在网上编造散布谣言的犯罪团伙浮出水面。在公安部指挥协调下,上海市公安机关会同北京、内蒙古、辽宁、江苏、重庆等地公安机关联合行动,成功侦破此案,一举抓获该犯罪团伙主要成员。
报道引述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李翔观点认为,网络虚拟空间也具备公共属性和社会属性,行为人在互联网伪造并传播虚假信息,同样也是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这就涉嫌寻衅滋事罪。李翔表示,任何公民都有自由表达的权利,但这种表达要受法律约束,不能随心所欲,更不能采用胡编乱造、甚至是恶搞的形式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网络秩序和社会秩序,否则就要受到法律惩处。
李洪宽对此评论说:
“微信在技术设计上,更多的是考虑到隐私性。微信上面的言论,全部可以划归为隐私言论。也就是说,就像关起门来,不属于公共空间的言论。比如咱们在饭局,在自家客厅开个小派对,甚至家人之间,夫妻之间,在卧室里谈的话,这些都属于隐私言论。微信就是这么设计的。这也是为什么微信上面的言论自由尺度非常大。中国政府一直试图要打击微信、整肃微信。”
中国全国人大11月7号通过了《网络安全法》,明年6月生效。该法案明确规定“网络实名制”,要求用户个人信息和数据应当在中国境内存储,网络运营者应配合有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可采取“网络通信管制”。广东张先生认为,中共当局加强打压网络言论自由。
"言论自由的本质就是传播自由。如果言论自由只是一个人躲在没人的地方,喃喃自语的自由,那肯定不是言论自由。"
中国国家网信办近日发布的新规要求,从下个月起,互联网新闻信息直播和互动内容要先审后发,互联网直播服务提供者要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
(记者:林坪 编辑: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