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由《纪念胡耀邦赵紫阳基金会》主办,分两天进行,讨论的主题包括:“当下中国形势”、“胡赵遗产对当今中国政治转型的意义”、“中国模式”、“宪政、法治、权威”,以及“文化反思与宗教自由”等。与会的近百位嘉宾来自欧洲、北美、中国大陆和港台地区,包括不同的年龄层、不同的经历和背景。
中国政法大学经济学教授杨帆表示,很多人习惯了过去三十年的形势,现在突然发生了变化,国内外现在空前活跃,对中国未来的发展都提出自己的意见。政法大学的课堂上也可以自由讨论,说什么的都有。
杨帆:“十八大现在经过这么长时间的酝酿,这是从来没有过的这么困难。说明中国社会利益多元化了。这是一个比较大的历史的转折期。经济上的高速发展基本上已经终结了。社会上其他方面的矛盾越来越多。中国面临总调整,包括新技术、新的社会组织(如:网络新一代)、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
杨帆被称为新左派代表人物,他自己却不承认这个帽子。与会者开玩笑:他也在“转型”。
普林斯顿“中国学社”执行主席陈奎德肯定与会者所提出的“社会基层的变化、公民社会的建立是根本”,同时认为中共高层各自有自己的政治利益、思想观念,不是铁板一块。
陈奎德:“从现代政治史上来看,转型的契机都是从当时的统治阶层,或者是执政党里面发生某种裂变开始的。因应时机,产生某种上下的互动,恐怕对中国将来的处境也比较有利。”
曾在中国政改办给鲍彤做过秘书的吴伟,回顾了当年赵紫阳关于改革的设想。研究语言分析的吴祚来把中共各时期的关键词拿出来,展示中共的倒退,指其越来越背离人类普世的语言。作家、出版人任彦芳指出,胡赵时代至少还是让大家说真话的,但是在中国的社会环境中,一说真话就吃亏,说假话反而能够活的幸福。人们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想法,哥伦比亚政治学教授黎安友因此发出询问:上面只有受到来自下面的不可对抗的压力才可能改变,现在这种力量的对比是僵持阶段还是开始变化了呢?中国现在是不是到了谁也不怕谁的最危险的阶段?
在研讨会上发言的还有荣剑、黎鸣、陈彦、王书君、赵岩、洪朝辉、何岸泉、黄翔、一平、古川、余杰等。海内外不同观点的学者和专家难得在一起,在研讨会休息间隙仍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发表自己的见解。
哥伦比亚大学政治学博士王军涛在会后评议时指出,研讨会从不同层面开阔了思路,但在谈论中国未来时,有的人似乎身居其外,觉得自己不重要。
王军涛:“我不是要表达一个良性判断,我是要改变历史的。我怎么改变历史就是未来。”
他并不想仅限于学术讨论,真正想与“行动者”对话。人们以行动完成的历史,自然能够改写政治理论。
此外,研讨会上的发言人和评议人对于中国未来的政治改革都提出自己的见解。请留意本台后续报导。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特约记者紫荆发自纽约的报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