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二十五周年前,法国出版了廖亦武有关六四和中国社会情况的新书。参与这个出版活动的著名汉学家候芷明教授说,廖亦武及其新书让法国人再次感受到,人类不能够忘记天安门六四大屠杀。
今年是举世震惊的 “六四”二十五周年。法国出版界特别为此推出中国著名流亡作家廖亦武先生有关六四和中国社会的新书,并且从五月中旬开始邀请廖亦武先生到巴黎,推出了一系列的活动。
法国著名汉学家候芷明教授,从七十年代中期后就一直关注中国社会的变化,七十年代末期的民主墙时期更和中国以魏京生为代表的异议人士建立了密切的联系,其后在法国和欧洲社会做了大量的帮助中国异议人士的工作。她从一开始就参与了在法国介绍出版廖亦武的书籍的工作。这次廖亦武的访问,她更是全程陪同协助。为此,关于这些活动,记者采访了候芷明教授。
候芷明教授首先对记者介绍说,“廖亦武在法国已经出版了几本书。这些书第一本是二零零二年发表的。这本书也是他在全世界的第一个外文翻译本。这就是法文本的《中国底层访谈录》,我们当时发表了他的一些访谈。这一次是另外一个出版社再次出版这本书,选了更多的访谈内容。所以这本书现在比较厚,也重新做新书宣传。这本书在法国媒体中受到了很热烈的欢迎。这是他这次到巴黎来的一个原因。另外一个原因是,现在是六四纪念二十五周年,所以有很多很多纪念活动。”
候芷明教授说,廖亦武在巴黎这一周几乎活动和访问一个接着一个。为此她着重介绍了两场有代表性的活动。“巴黎诗人之家请他做了一场纪念活动。这个活动是在五月十八号晚上举办的,将近有一百个人来听。在活动上记者无疆界组织的总负责人来和廖亦武进行对话。还有一位法国演员朗诵了他的一首最有名的诗歌,‘大屠杀’。这首诗很长,差不多有一刻钟。大家听了都非常恐惧。因为这首诗就是描写天安门广场六月四号发生的大屠杀。你可以听到部队杀人的声音,和年轻人被杀死的呼叫声,坦克车行驶进到北京的声音等等。这是一首非常非常成功的诗,可以这么说。”
候芷明教授说,每一个活动都离不开文学,也离不开六四。对此,她说,“然后我们到卢旺去。卢旺是离巴黎不远的一个很漂亮的城市。在那里有一个文学活动,叫做‘语言的基地’。有很多很多国家的作家参加。廖亦武先生参加的活动有一位著名越南作家,还有一位著名记者哈斯基(韩石)先生。韩石先生过去在北京呆过很长时间,是他发表了《马燕日记》。还有我们过去的文化部长贾克郎,他也参加这个节目。这次有另外一位法国演员来朗诵廖亦武的‘大屠杀’这首诗。所以每次法国听众都会有一种直接的感觉。二十五年前的这个大屠杀的那种感觉是一种多么大的恐惧感!”
(特约记者:天溢; 责编: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