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未未在北京了三个不同规模的个展,将近一个月来,这一动向及展品在德国媒体上引起很多报道和讨论。
早上八点后的一个小时,在德国是广播和电视节目的又一黄金时间,很多重要的文化专题新闻都是在这个时段播出的。
七月二十一号,星期二早上八点十分柏林的一家重要的广播电台播出了一个六分钟的有关艾未未最近在中国举办了三个个人创作展览的专题采访报道,报道认为,这对于艾未未来说是多年来不曾有过的事情,这是否意味着北京文化管制的松动,还是意味着艾未未软弱妥协了,亦或是意味着艾未未展示了新的艺术追求信息。为此,柏林的这家电台采访了德国电视一台驻北京记者基希讷女士。基希讷女士说:艾未未自己也很惊奇能够被允许进行这三个小的展览。在展览中他没有直接涉及现实及政治问题,但是在文化传统和历史中还是提出很多问题。他也在试探这个给他的空间究竟有多大。基希讷女士认为,开幕式虽然不能和他在柏林的展览相比,可来了两千人,这对于一个被封杀的艺术家在北京已经是一个很惊人的数字了。在习近平再次强调社会主义的艺术,不允许批评的形势下,中国艺术家的处境依然非常困难。
艾未未在德国媒体和文化界受到的关注是多方面的。上周焦点杂志网页上也刊载出对艾未未的专访。该专访说,艾未未不仅在中国是个传说式的人物,而且在整个世界也有很大的影响。在专访中艾未未介绍了他自己的创作、现状及对中国未来发展的看法。
两周前德语台最重要的文化节目,第三卫星台的文化专题节目中推出了一个六分钟的有关他在北京的个展的专题报道。这个报道系统地介绍了艾未未在北京的展览的内容,以及他的一些构思。并且特别采访了他的德国友人,从事艺术交易的著名艺术批评家奥克斯。奥克斯认为:在充满禁忌的中国,艾未未要想不被毁灭,只能够采取一些迂回妥协的办法继续自己的艺术创作活动。
据记者了解,在最近几周,几乎所有德国的大的报刊、杂志的副刊、文化版都有有关艾未未的报道和文章。《明镜周刊》和《世界报》的文章的题目都是,艾未未第一次被允许举办展览:我要留下我的努力;柏林日报的题为,来自南部的木材——中国当局允许批评性的艺术家艾未未同时举办三个展览,艾未未的颠覆性一如既往。每日镜报题为,艾未未的第一个展览,桀骜的顺从;南部快讯的文章题为,艾未未可以再次进行挑衅了。
(特约记者:天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