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亦武获“打扰和平—不畏迫害作家奖”

旅居德国的中国异议作家廖亦武日前被美国瓦茨拉夫·哈维尔图书馆基金会授予2018年度“打扰和平—不畏迫害作家奖”。这一奖项到底意味着什么?

瓦茨拉夫·哈维尔图书馆基金会是2012年在美国成立的非营利组织,旨在继承和弘扬著名作家、政治异议人士、前捷克共和国总统哈维尔的政治文化遗产。

该组织设立“打扰和平—不畏迫害作家奖”,目的是表彰世界各国那些不畏强权迫害、坚持哈维尔人权理念的作家。

廖亦武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认为,他获得这一奖项显示出,

“它(这个奖项)也是中国和世界的一种连接,是(中国)与欧洲历史,和西方民主自由的普世价值联系得最紧密的一个奖。”

评奖委员会在评奖理由中写到,廖亦武因为写作中国最敏感的政治问题“天安门屠杀”,而屡次遭到中国政府的逮捕和关押。他的作品至今通过地下渠道在中国民众中广泛传播。

廖亦武有关“天安门事件”影响最大的作品是《大屠杀》这首诗,(廖亦武朗读《大屠杀》节选),

“老掉牙的国家机器压向胆敢反抗疾病的人们,手无寸铁的暴徒成千上万地倒下,职业杀手披挂钢铁在血海里游泳,在紧闭的窗户下纵火……”

同样身在德国的独立中文笔会会长廖天琪也非常赞赏《大屠杀》这首诗歌,

“读他这首诗歌就好象亲眼见到当时整个的场景,而廖亦武的文字和感情是非常非常丰沛的”。

廖天琪认为,廖亦武获得这一奖项是实至名归。

廖亦武在中国大陆期间,长期受到警方的骚扰和迫害。1990年,他被中国法院判决犯有“反革命宣传煽动罪”,而坐牢四年,辗转关押于四个监狱。他的妻子和女儿被迫与他分离。廖亦武于2011年从中越边境出走,后旅居德国。

在海外这些年,廖亦武坚持写作,每年都有新的书籍出版。例如,2011年的《子弹鸦片——天安门大屠杀的生死故事》,2016年的《毛时代的爱情》等等。而且他的书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并获得多项国际大奖。

本届奖项的评委之一,美国诗人詹姆斯·雷根(James Ragan)还在评语中提到,正如哈维尔撰写了捷克的77宪章一样,廖亦武签署了零八宪章。

廖亦武也表示,这个奖项对他是一个提醒,让人们记起刘晓波等为零八宪章签署而努力的人们,

“我相信哈维尔先生的名字是和刘晓波的名字是联系在一起的,我相信,它(这个奖项)对于整个零八宪章群体都是有相当大的意义”。

廖亦武身在德国仍然坚持批评中国的极权体制,并积极帮助营救刘晓波的遗孀刘霞。刘霞也是此次“打扰和平—不畏迫害作家奖”的提名者之一。今年9月,廖亦武将有可能和刘霞一起赴纽约参加颁奖礼,并参与论坛活动。

(记者:王允 编辑:申铧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