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中,曾参与农村及边疆建设的“知识青年”在退回户籍地生活后,因历史遗留问题得不到相应的养老和退休保障。12月14日,上海千余名知青再次前往民政局反映诉求。这也是当地警方公布“三不准”等相关规定后,知青群体的首次集访活动。
这些年来,异地返上海知青一直向政府反映社保、医疗、工龄、工资等待遇问题,可是却迟迟不能妥善解决。
约一千名知青周三(14日)来到上海民政局再次诉求,可是根本没有任何政府人员出来接待。
知青丘蓓对本台表示,他们在民政局外维权,这也是公安局自本月初开会后公布“三不准”后的首次集会。她解释,公安局针对知青的集会特意制定了新规定,不允许他们打横幅、叫口号和唱歌,如果违返了就要受到惩罚。
丘蓓继续说,他们在集会前也做好了被抓的心理准备,现场逾百警察和便衣戒备。她相信他们的行动没有任何过激行为,所以警察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
丘蓓说︰大概上千人吧,举牌了,也喊口号了。不单是用嘴叫,用小喇叭叫的。本来上海市公安局有个三不准嘛,不准打横幅,不准喊口号,还有(不准)唱歌。只是今天警察穿衣服(警服)的大概上百人,便衣就不计其数了。警察今天没动手,但是在人群里有很多很多便衣。民政局人员根本不出来,没有人接待(我们)。
多年来带领知青争取福利的张维敏是新疆返沪知青。她形容,他们只想政府妥善处理他们的养老问题,并不是搞事。
张维敏说︰我们都是异地退休知青,因为异地的工资按照上海来讲,肯定是很低的。按规矩,我们有户口的就应该是上海人,对不对?像现在了,人家都可以选择自己的工作,选择到哪里就到那里。我们那个时候没有选择权,现在回来了,政府应该为我们负责。我们应该是安度晚年了,在家里享福,谁不想享福?那么冷的天气都要去(上访),为甚么呢?我们不是不安定,我们是没有办法,我们人活着就是一口气。
一直关注知青维权问题的上海八十后市民王先生说,虽然他未曾经历下乡劳动的知青生活,但了解到他们过去为了国家建设而作出的辛劳努力,希望政府能体恤他们,为他们的晚年问题妥善处理。
王先生说︰听说一直都有反映的,然后没有结果,没有结果。现在应该说那时候的孩子还是小朋友,18、19岁,20岁这样的,然后把他们下放到农村后,让他们去劳动,好多都是新疆那边回来(上海)的。他们吃了很多苦,希望政府能给他们妥善处理。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19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知识青年移居到农村,鼓励他们参与垦荒运动。部分人响应号召到边疆进行建设、保家卫国。他们退休返回户籍所在地后,政府并没有妥善解决他们的社保、医疗、工龄、工资等待遇问题。
根据维基百科的资料,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末,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总数估计约1200至1800万人之间。
特约记者︰丁汶淇 责编︰石山、何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