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夕,中国六十多位公益律师,本周四(11月1日)倡议发起“艾滋就业歧视法律咨询月”活动,为有需要的人士或群体提供免费法律咨询,同时唤起社会对艾滋病感染者的关心。
12月1日是第31个“世界艾滋病日”,为了配合这个日子,切实保障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合法权益,61位公益律师倡议发起“艾滋就业歧视法律咨询月”,该活动将持续至12月1日“世界艾滋病日”当天。倡议书写道,我们是一些热心公益的律师,我们中的多位律师曾经代理过艾滋感染者的维权诉讼。就在今年,我们还成功协助了遭受单位就业歧视的四川艾滋病感染者谢鹏与其单位达成调解协议,由单位支付谢鹏此前的双倍工资63000元,并签订了两年劳动合同。
倡议书称,他们在过往参与的与艾滋病相关的工作中,越来越深切注意到,艾滋病感染者成为一个被严重边缘化的群体,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
四川艾滋病感染者谢鹏本周四(31日)对自由亚洲电台说,他在就业歧视诉讼案中,由公益律师为他提供法律援助,令其感到并非在单枪匹马,孤身奋战:“而这批律师和像我一样的先行者,我觉得就是法律之光,可以推动意识的进步。如果没有人站出来的话,那一直进步不了”。
自1981年人类第一次发现艾滋病到现在,已经有三十多年。在攻克这一堡垒的艰巨征途中,人类医学从未停止探索进取的脚步。尽管艾滋病已经被证明是一种可以预防的疾病,不会在正常交往中传播;现有治疗方法已确保感染者能和其他人一样正常工作和生活。然而,人们依旧“谈艾色变”,对艾滋病感染者“敬而远之”,或投以歧视的目光。
发起倡议的公益律师,包括曾经代理艾滋病患者诉讼案的律师,如河南的常伯阳、陕西的常玮平,还有李方平、梁小军及刘书庆等。
常玮平律师正在代理艾滋病感染者就业受到歧视的案件,他对本台说:“艾滋病感染者在就业方面受到不公正对待或者一些歧视,导致他们很难进入职场,正常谋生。所以我觉得律师需要给这些潜在的当事人做一些法律方面的帮助或者指导”。
本台稍早曾报道,年仅20多岁的谢鹏,去年被要求参加企业委托的“入职体检”,其后被所在单位要求离开岗位“回家养病”,伴随而来的,是一张HIV阳性确诊书。回到家后,除了收到单位第三个月工作的一笔工资后,就再也没有了任何单位的回音。谢鹏就此起诉所在的企业,谢鹏获得赔偿及重新录用。
常玮平说,现行《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设置“艾滋病,不合格”的规定,被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适用或参照适用,艾滋病感染者求职被拒时有发生,合法权益遭到极大损害:“我认为公务员录用体检标准,本身就是试行,当时推出的时候就是想测试一下有没有可执行性。从目前来看,它与艾滋病预防条例中有关自愿检测的原则是冲突的,显然是违反了自愿检测的原则”。
中国艾滋病患者及毒感染者人数出现明显上升。新华社一个月前引述中国政府卫生官员在相关艾滋病防控工作会议上披露,截至到今年6月份,中国已有超过82万人被确诊为艾滋病患者或病毒携带者。这一数字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0万人之多。
记者:乔龙 责编:胡力汉/嘉远 网编: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