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季刊》撤文事件发酵 北大教授发起请愿300人联署

英国剑桥大学的学术期刊《中国季刊》近来应中国当局要求删除了300多篇涉及六四镇压、新疆、西藏、台湾等问题的文章,引发学界批评。北京大学美中贸易关系专家包定日前发起联署行动,反对学术审查,已有超过300人联署。

负责出版《中国季刊》(The China Quarterly)的剑桥大学出版社日前证实,应中国要求已将涉及文革丶六四事件丶西藏丶新疆丶香港丶台湾等敏感议题的文章和书评撤下。

这一消息立即引发学术界的反弹,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经济学专家包定(Christopher Balding)日前发起请愿活动,希望剑桥大学出版社及学术界面对中国审查时,要挺身而出。至21日已有逾300人参与联署。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当天发文指,《中国季刊》虽在国外发行,但在中国大陆设立了一个服务器。作者强调西方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就必须做出适应性调整,西方媒体可以批评这些西方机构“没骨头”丶为中国市场的“五斗米”折腰,而不是批评中国;强调中国有关部们依法行政,无可指责。

曾在《中国季刊》发表文章的香港城市大学前政治学教授郑宇硕,接受本台采访时称,事件反映出中国领导层的不安全感:

“除了中国当局有一点财大气粗的感觉,国际惯例都可以不遵守了。这是对国际学术自由的不尊重,事实上也反映中国领导层的不安全的感觉。除在大学教书的人,或者读研究生的人,普通的人是不太看这些文章的,它的影响力对普罗大众来说是有限的。”

早前,剑桥大学出版社的官方推特表示,删文是以免出版社整个网站遭封锁。而《中国季刊》也表示,对事件感到“深切关注和失望”,称“这项对学术自由的限制并非孤立举动,而是缩窄中国社会的公共参与和讨论的政策延伸”。

本台记者连日来尝试联系《中国季刊》及多位政治丶传播学者,但截至发稿仍未得到回覆。

河北资深媒体人朱欣欣告诉本台记者,《中国季刊》此前从未受限,而最新的发展显示中国当局干预全球学术自由的时代已经来临:

“中国政府利用软硬两手,对国外的研究机构丶大学丶专家丶学者进行控制。中共的专制黑手伸遍了全世界,不仅仅在政治上丶而且在文化上丶经济上各方面,试图进行红色帝国的扩张。”

网络上的有关讨论正在持续,复旦大学历史学系副教授孙沛东指:“我们应该会看到更多国外中国研究期刊,凡是跟中国有商业往来的,都会在中国审查面前脆弱不堪”。此外,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副教授杨国斌也反问:“国内不是在推进当代中国研究吗?怎么推进?”

特约记者:忻霖 责编:石山/嘉華 网编: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