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电视台驻华记者陈嘉韵被拒绝续约(组图)

半岛电视台星期二表示,中国政府将它的英语记者陈嘉韵驱逐出境。陈嘉韵为美籍华裔,曾经作过有关中国黑监狱和农民土地权益等问题的报道。

0:00 / 0:00
m0508-sdp1.jpg
图片:半岛电视台驻北京记者站门外(资料图片/法新社)

据美联社报道,外国记者在向中国申请签证或申请续签之前,必须首先在年初从中国外交部领取记者卡。

2007年以来一直担任半岛电视台驻北京特派员的陈嘉韵今年先后两次只领到有效期共为三个月的记者证,无法申请续签,而只好离开中国。

m0508-sdp2.jpg
资料图片(法新社)

奇怪的是,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星期二的例行记者会上,拒绝承认陈嘉韵的记者证被吊销,而只是说,每个人都必须遵守中国的法律法规,遵守职业道德。

陈嘉韵已经离开中国,但是半岛电视台没有从北京获得派遣接替陈嘉韵的记者的许可,所以只得关闭其北京记者站。

记者权益组织保护记者委员会亚洲项目协调员迪茨星期二接受本台记者电话采访时表示,他不怀疑北京驱逐了陈嘉韵。

“毫无疑问,陈嘉韵被从中国驱逐出境了。我认为陈嘉韵是个具有强烈抨击性的记者;中国政府不喜欢她的报道,对她很不满,不愿让她在中国工作,她只好离开。如果这不是驱逐一个记者,那什么才叫驱逐呢?”

迪茨表示,中国政府试图通过驱逐陈嘉韵向外国记者施压。

“我们保护记者委员会也在试图解释这一事态的发展。陈嘉韵固然是个具有强烈抨击性的记者,但许多记者也都具有强烈的抨击性。不知道中国政府是不是要杀鸡给猴看,或者还有更深刻的原因。这显然表明中国对外国记者的压力在升级。中国政府发现难以接受陈嘉韵的报道,认为她正好可以充当他们所寻求的打击目标。中国政府试图向所有记者--特别是外国记者发出一个信息: 中国不乐意看到具有强烈抨击性的报道。”

美国威克森林大学教授李伟钦说,中国对于记者的负面报道应采取有则改之、无则警惕的态度。

“这种做法是不太妥当。因为我们知道媒体记者当然有些时候他们会报忧不报喜,总不可能一直报喜。那报喜你喜欢,可是报忧你也要容忍他,宽容度尽量要大。记者总有讲的不好的方面,他肯定也会讲好的方面。如果他的原则是独立性和公平性的话,你就有则改之,无则就自己作为警惕呀。你总是要有一点洋洋大国的风度。”

美国托莱多大学荣誉退休教授冉伯恭表示,中国政府当下的处境可以用“内忧外患”来形容,所以对外国记者的负面报道尤为敏感。

“中国最近几年对外国记者在中国的活动报道,一般说起来比过去稍微宽容一点。不像过去那样严格,容忍的程度稍微大了一点,就是在对外国记者对中国的批评方面。但是中国最近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内忧有薄熙来问题、陈光诚问题都对中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非常的不利;外患就是像菲律宾在黄岩岛的对峙,以及美国重返亚洲的政策,对中国有很大的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外国记者对中国政策的批评比过去二、三年来更为敏感。”

冉教授表示,中国政府特别注意中国境内外籍华人的言行。

“国内的中国人认为华裔应该对中国比较友善,因为毕竟是有血缘关系、文化关系,应该对中国比较友善。但事实证明中国对华裔,特别是在政治方面有很多的冲突,冲突的程度比一般的外国人还要严重。中国政府对在中国活动的华裔人士特别注意,应该说基本上不满意,陈嘉韵记者受到的这种待遇我想跟这个有关系。”

冉教授说,中国政府内政外交问题越少,对外国记者的政策会更宽松;问题越多,对外国记者的政策也会变得更严格。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