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北京六四事件是由胡耀邦逝世引发的。法新社发自北京的报道说,前中共总书记胡耀邦逝世纪念日四月十五号是中国官方今年开始全面加强天安门广场保安戒备的第一天,也标志着全中国开始进入一个政治高度敏感的时期,全中国的戒备期将一直持续到六四之后。有报道说,中国官方政治敏感期的全国戒备将持续到十月一号国庆节之后。
1989年六四事件时正在北京人民大学读书,现在旅居美国的向先生,曾经积极参加了一九八九年的学生运动。他表示,从胡耀邦逝世纪念日起,直到十月一号国庆节,敏感的日子接连不断。
“胡耀邦去世算是敏感的,五四然后又是六四,接下来是七月一号中共建党的日子,也算是敏感的。七月二十号镇压法轮功也算是敏感的,然后是十月一号也算是敏感的。”
向先生表示,1989年胡耀邦逝世,北京各大学都出现了不少纪念胡耀邦的大字报,许多学生要求参加他的追悼会,随后发展成为规模巨大的民主运动。
“有很多大字报出来以后,整个环境、气氛使得学生们一下子就觉得要自发地要去纪念他。那个时候,我到其他大学里去转的时候,都看到同样的现象,就是大学校园里面都贴着纪念胡耀邦的大字报。有倡议说,要参加胡耀邦的遗体告别仪式。第一次集体去天安门的时候,其实是去参加胡耀邦遗体告别仪式的,我们很多学生都去了。”
八九年北京学生领袖之一的王丹表示,学生和市民当年哀悼胡耀邦,主要是因为他在八十年代对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做了很大贡献。
“一个是胡耀邦本人在中共党的领导人内算是比较开明和思想活跃的,这点大家都有共识;第二,胡耀邦的黯然下台,也是和他同情自由化思想有关的。当时,大学生向往自由化的思想,也都觉得胡耀邦为这个事情下台很可惜,所以,大家为这个事情,尤其是胡耀邦的事情激发了同学们对民主和自由的想法。”
1989年4月15号胡耀邦突然逝世,17号北京约七百多名大学生到天安门广场献花圈,22号北京数千名大学生到人民大会堂前集会,要求参加胡耀邦的追悼会。4月26号,中共中央党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指责学生的游行集会是“一小撮人”策划的政治动乱。4月27号北京数万大学生发动规模更大的示威游行,首次公开提出“要民主,反贪污”的口号,随后北京市民支持学生的游行人数高达数十万人,从而启动了1989年北京的民主运动,并波及全中国。6月3号半夜至4号凌晨,数十万中国军队借助坦克军车强行开进北京市区,并沿路向拦阻抗议的民众开枪,最终清除了在天安门广场静坐示威的学生,导致大量学生民众伤亡。
王丹表示,中国政府把,4-15和6-4视为敏感的日子,每年都在天安门广场将强戒备,这说明中国政府也知道当年的镇压违背民意。
“我觉得主要是两点,第一点我觉得这典型地反映了当局的心虚,它做了过去那件事情,它每年就会很紧张。今年是20周年,它就会格外地紧张,所以,我是不会奇怪的。这也正好反映了当局自己也知道这件事是做错了,这是第一点。第二点,我觉得这个事情的重点不在于说你是不是在每年的4月到6月之间,把天安门广场守住。永远靠这种方式,我觉得并不能抹掉历史的痕迹,我还是希望政府能够正面去面对这个事情,去做处理。否则的话,每年都这样紧紧张张地来面对的话,我想他们也蛮辛苦的。”
王丹呼吁,中国政府正视历史,承认错误,这样才有可能创造未来中国的和谐发展。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石山的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