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央近日发布十四五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在2035年之前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在全国范围内调整养老基金缺口,减税降费,并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有专家指出,此举只能短期内缓解财政压力,维护社会稳定,并不能解决长期的社会公平问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于11月3日发布,明确提出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提出已十年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如今终于正式实施。
旅美中国人口问题学者易富贤在接受本台采访时表示,此次深化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当局迫于社会老龄化加剧、人口红利收缩的压力提出的。他说,中国经济发展和人口结构区域性差异过大,导致养老保险基金的财务状况不均衡。此次全国统筹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现在不统筹不行了,威胁到社会稳定了。一些老龄化很严重的地区没有养老金了,没有养老金大家都不生孩子了,就陷入老龄化和低生育率的恶性循环。”
易富贤表示,面对高额的养老金费率企业不堪重负,在经济受到疫情重创的环境中,政府降低费率给企业减负。企业保持活力、维持经济稳定增长能起到进一步稳定社会的作用。
十四五规划指出,养老保险全国统筹要实现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基数统一、费率统一和征缴机构统一。东南沿海基金结余较多的省份要通过调整补贴方式、放松退休审批、扩大保险覆盖范围等方式消耗结余基金,以避免被调用。中西部欠发达省份降低费率,减少劳动力和企业压力,以吸引投资和创造就业岗位。
民政部上月底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 “十四五”期间,中国老年人口将突破3亿,即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社会。此外,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显示,养老金当前结余出现赤字并不断扩大,政府财政补助难以扭转赤字趋势,基金累计结余到2035年将耗尽。
易富贤认为,全国统筹下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将灵活就业者和新业态、新经济行业的年轻劳动力纳入范围内短期内能弥补资金缺口,但无法缓解长期的养老压力。
“纳入保险是一回事,今后能不能支付保险是另外一回事。现在从中国政府暂时角度出发,把越多的人纳入保险越好。但是几十年之后快递员这些年轻劳动力老了,缺口还是越来越大。”
贵州大学经济学院前教授杨绍政认为,虽然老龄化社会加剧,养老基金收不抵支的省份增多,给中央更大财政压力,但当局首先应该解决体制内外两大群体基本养老金待遇差距扩大的公平问题。
“国内矛盾越来越突出越来越激烈,体制内职工和体制外养老保险差距大。老农民、城镇非职工的居民,他们几乎是脱离这个养老体制的。这是一个非常不公平的多元的养老保障制度,这个矛盾很突出。”
杨绍政认为,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待遇存在差异的矛盾。
“他现在做的这个东西并不是要把严重违反基本公平公正的制度做好。养老金有大的缺口,现在是想让更多人进来缴费来把缺口缩小一点。 ”
杨绍政还认为,为了控制和缩小群体间基本养老金待遇的差距,政府应加大对弱势群体的财政补贴,以维护社会公平公正。
记者:一冰 责编:申铧 网编:洪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