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最近各家媒体有关深圳户籍制度改革举措- - 特别是《深圳住房保障条例》-- 的报道来看,深圳并没有承诺取消户籍制度,但是将大大淡化户籍色彩,将社会管制功能以及医疗、养老和教育等社会福利与户籍相剥离,这将打破以户籍为凭据的社会资源分配模式,转而依据市民的收入和财产状况, 给予他们以完整的国民待遇。
中国问题评论家谢选骏表示,深圳对于户籍制度的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华文报纸《世界日报》专栏作家孟玄表示,深圳的这项改革,破除了户籍制度对宪法保障的迁徙自由的限制:
“那当然就是扩大迁徙自由,这是宪法保障的。宪法里面的迁徙自由在户籍法底下完全被剥夺了。你怎么样落实宪法里的迁徙自由呢?你的户籍法根本是违宪的法律。最重要的是财产,最根本的问题是要有私产。有私产才有人的自由。没有私产就没有人的自由,这是从洛克的英国宪政的基本原则。”
谢选骏说,深圳的改革将打破计划经济时代的二元化社会结构,向财产面前人人平等迈开重要一步:
“毛泽东跟斯大林学,形成了城乡二元结构,就是农民不能进城,城市人当然就变成有特权。同时,城市工作人员也实行二元化,一部分是国家干部,一部分是企业工人,这两部分人也不能随便互换,等级也很森严。在邓小平78年改革以后,开始逐步松绑,在向资产阶级共和国转化。也就是说,在财产面前人人平等,有钱的人可以享受相应的权利,这叫资产阶级社会,早期资产阶级的社会。”
谢选骏说,深圳的改革势必对现有的资源和基础设施带来较大压力:
“我想这个办法就是圈钱,等于是出卖深圳的居住权。说穿了就是深圳市政府通过这个方式售卖或拍卖深圳的居住权,就是你有钱的人来,给钱给我,我卖给你居住权。但是,实际上他这个居住权是有限的,他的设施什么的都是有限的,不是无限的。那么,他通过出卖设施使用权,至于设施有没有扩大他不管。这样,他就损害现有深圳市民的利益,然后他就自己圈钱。”
在被问到全国其它大城市需要多久才能实现深圳这样的户籍制度改革的时候,谢选骏说,大约需要一代人的时间。孟玄也说,中国的事情要慢慢来,不可能一步登天。
这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