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宣布对困难家庭提供食品价格临时补贴

中国当下的消费物价通胀率达4.4%, 食品价格通胀率则呈双位数增长;有鉴于此,政府宣布对困难家庭提供食品价格临时补贴,并表示在必要时将对商品价格实行临时干预措施。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

中国政府上述应对消费价格上涨的措施是在17号温家宝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上决定的。会议表示,受国内外多种因素影响,以农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总水平逐月攀升。会议宣布将健全价格监管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

纽约城市大学经济学家周炬源教授表示,中国政府对贫困家庭提供食品价格临时补贴是不得已而为之,可以理解,也有助于消除不公平分配的消极影响:

“当然是这样子不得以了,因为美国它在计算通货膨胀的物价指数的时候还把食品跟能源这两项取消掉。因为这两个是季节性的波动。那事实上对我们一般老百姓来讲食品、油料跟能源比如说油价,这两个是很基本的一个东西。所以着眼民生问题这个要解决。特别是中下层的他们通货膨胀造成对生活的压力。我想这个补贴是可以谅解,可以理解的。这个临时的措施,就说从市场经济来讲,当然是不得以的一个措施。不然的话通货膨胀的压力可能会更大,可能会造成社会所得分配的更加不公平,影响中低收入特别是下层阶级生活的压力。”

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经济学家徐滇庆表示,美国和加拿大等国在为贫困人口提供食品补贴方面作出了榜样;他把对贫困人口提供食品补贴上升到人道主义高度:

“这种方式不仅是发展中国家做,发达国家也做。这是一个人道主义的基本的做法。问题就在于发达国家做得比较好,像美国它在牛奶、鸡蛋、面包这些价格是国家干预的,每年最多只能涨一点点,政府是补贴的。另外,对于困难户是发食品券的。假定说物价指数上升了,那么低保户的标准就应该多发点儿。”

徐教授表示,政府有必要对大宗食品价格的过快上涨采取平抑措施:

“政府对必要的,好比说大米、食用油价格进行限制,平抑市场,这个是应该做的事情。”

在分析中国当下通胀率远远高于预期的原因时, 徐教授说:

“在2009年GDP增长速度是8.7,可是货币增发速度是28%,高了20个百分点。现在大量的钱发出去。所以一年之内,2009年贷款余额上升了9.6万亿。 这么大的资金冲到社会上,物价不涨那才怪呢。”

周炬源教授则表示,中国的外汇储备对物价的压力也是通胀的原因之一。

“中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第一个当然是因为贸易的顺差太多。所以说中央人民银行不断地卖掉政府的公债来冲销外汇储备增加对物价的压力,但是这个效果还是有限的。”

周教授说,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大量美元流向新兴市场国家,但是美国实行这一政策的初衷,在于解决其国内至关重要的就业问题。

这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杨家岱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