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九日,中国作家协会公布2010年拟发展会员名单,这份名单破天荒出现了三位台湾作家:陈映真,朱秀娟,和台湾原住民作家莫那能。
陈映真近年长期住在北京,他的朋友私下透露,陈映真二度中风。通俗小说作家朱秀娟的主要出版商之一,皇冠出版社说他们已多年没有联络到朱秀娟。有网友宣称朱秀娟向她表示,退休四年的生活忙着生病,使她与外界隔绝。只有莫那能这位盲人诗人,靠他强劲的双手,以按摩为生,坚守他台湾最后的捕手的岗位。
莫那能出生于一九五六年,他是台湾台东县达仁乡的排湾族人,族名为马列雅弗斯•莫那能,汉名曾舜旺。五岁丧母,中学三年级时,父亲为人顶罪坐牢。为了生计,十六岁的莫那能离开家乡到外地工作,在劳力市场中屡次遭受汉人和职业介绍所的拐骗剥削,他做过砂石工、捆工、搬运工、殡仪馆的尸体清洗工和牛郎……, 双眼在二十岁的时候因为车祸而全盲。
莫那能是第一位用汉字写出台湾原住民族诗歌的原住民族诗人,也是台湾第一位盲人诗人。莫那能的诗表现出台湾原住民族强韧的生命力,也描述出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原住民族的集体记忆和遭遇,这使他的作品成为台湾原住民族悲惨而壮阔的史诗。
不过莫那能在接受本台专访时却坚定地表示,他宁愿将自己定位为“台湾最后的捕手” 。文学只是他从事台湾原住民运动的副产品,是意外的结果。因为他在长年参与原住民运动过程中,亲眼看到两党如何收买线民,执政后又重用叛徒。他认为,进入体制,捲入国家机器,那是一个更大,更艰难的战场。等到那些捲进去的人都死光了,他还可以在外面做“最后的捕手”。
莫那能坦承他支持“统一”,不过他强调自己不是民族主义者,国家叫什么对他来说并不重要。这和原住民的身份也没有关系。只是因为两岸越和平,对原住民越有利。从历史的脉络来看,即使台湾独立,也没有原住民的地位。他有自己的原则,即使是支持“统一”,自己还是个原住民,以台湾大多数人民利益为先。
莫那能对作协公布的名单觉得很意外。作协的意图至今没有明确的说法。他猜测也许是为了统战。不过他希望作协是认真的,在把他纳入作协后,能够真正好好地对待原住民。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胡汉强台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