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一天,大陆吉林省政府刚与多家美商在洛杉矶签下总价高达24亿美元的合约,随后台湾经济部也组团来到美国,专为生物科技和医疗器材产业在洛杉矶举行招商座谈,刻意以小而美的型式和更趋人性化的设计争取美商认同。
台湾经济部投资业务处处长凌家裕,是招商活动总负责人。他表示:“今年台湾在两个产业有突出表现,一是医疗器材设计方面,因为台湾在通讯产业有非常坚强的实力,以此为研发基础,从中再发展出和人的日常生活与健康养生有关,而且是方便价廉的实用商品。”
凌家裕进一步说明,两岸关系趋缓不仅强化了欧美外商投资设厂与共同研发信心,两岸生科与医疗产业也从台湾技术和大陆市场各有强项的养分里,积累看向世界的企图。
他说:“美商非常注意两岸之间的气氛是否平和,两岸签定ECFA之后,确实具体展现出两岸互动关系已大幅改善,这对美商而言是一个非常好的讯号。”
来洛与会的台湾官员和业者直言,相较于欧美国家拥有高端技术却困在经济寒冬,大陆市场仍是相对广阔的商机蓝海,但两方合作寻求共荣过程,也常见高端人才被挖角,专利技术被侵犯等纠纷。
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北美公司总经理王韶华说:“一是专利的侵权,有一些是出自故意侵犯,有一些公司援引智慧财产保护法等相关条例提起诉讼,借此牵制商业竞争对手;另一方面则是高端人才被对手挖角,一旦对公司具有关键影响的人员有所异动,不仅牵涉到公司原有的专利,也会影响公司机密和具有商业竞争力的技术是否外流。”
目前在苏州设厂,生产心脏手术专用支架的杨笕春,曾经为了“山寨文化”和人才流失备感困扰,但最终仍以更缜密布局向大陆挺进。
杨笕春指出:“大陆市场庞大,医疗器材市场之大已经是全球第二位,高达美金15亿元。我在苏州设厂,了解当地也有山寨文化,我设法掌控自己现有科技,不让专有高端技术被人抄袭。原则上,我们把很多原产品先行在美组装,之后再运往大陆,这样的投资模式要想办法自我保护,否则,今天在厂内把一个人教会了,明天他可能就在隔壁开了另一个厂。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萧融发自洛杉矶的报导。